??4月27日,2024年氣候變化與綠色低碳產業發展
論壇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舉行。論壇以“發展綠色生產力 打造低碳新經濟”為主題,共同探討在氣候變化、資源約束等全球性挑戰下,如何創新綠色技術,推動產業升級,構建低碳生態。
??本次論壇設置開幕式、主旨演講和平行論壇等環節。開幕式、主旨演講環節分別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總會計師、
江蘇省生產力學會副會長胡明保,江蘇省生產力學會會長、中國工業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喬均主持。
??致辭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李北群表示,南信大大氣科學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氣候與環境
問題一直是學校重點關注的前沿領域。未來,學校將統籌好、發揮好氣候經濟與低碳產業研究院、氣候與環境治理研究院、揚子江國際數字貿易創新發展研究院等的學術平臺和社會智庫作用,把發展論壇舉辦成氣候環境可持續領域的高端學術論壇。
??中國工業經濟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史丹致辭說,碳邊境調節機制(簡稱CBAM)實施將對我國高碳產品出口、高碳產業發展帶來影響,這需要學術界、產業界開展深入研討、加強攻關合作,共同解鎖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產業發展困境。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張新科說,綠色生產力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低碳新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南信大大氣科學優勢明顯,可以充分發揮綠色低碳經濟研究的高校智庫作用,助力新時代國家碳達峰
碳中和的目標實現。
??致辭中,江蘇擎天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董事長辛穎梅表示,擎工互聯期待與社會各界一起,以低碳新成效不斷激發綠色生產力新動能,積極打造傳統產業轉型新范式,助力完善綠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以數智之筆書寫高質量發展的綠色答卷。
??大會主旨報告環節,專家發言精彩紛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博士生導師、研究員徐祥德作了題為《氣候變化異常與其水資源影響》的報告,探討了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水資源分布的機制路徑及其應對策略;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徐華清作了《氣候戰略與低碳發展》的報告,闡述了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加快推進低碳發展的戰略認知和戰略重點;中國工業經濟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史丹作了題為《統籌綠色低碳發展與能源安全》的報告,提出了綠色低碳與能源安全統籌發展的主要思路和基本策略;歐洲科學院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未來地球計劃災害風險研究院院長姜彤作了題為《氣候變化災害風險與適應》的報告,總結了全球氣候報告主要內容,并提出了中國應對的戰略舉措;復旦大學綠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陳詩一作了題為《碳中和與產業變革》的報告,闡述了碳中和的基本內涵以及其對產業變革轉型的內在要求。
??同時,本次論壇還圍繞“新質生產力與低碳產業協同發展”“產業轉型與低碳經濟協同發展的策略與路徑”等主題設置了兩個平行分論壇。12位專家學者集中展示各自研究領域成果,并進行深入交流。
??來自
北京大學、上海
交通大學、復旦大學、
湖南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財經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南京市商務局、江北新區投資促進和商務局、江蘇省生產力學會、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江蘇省股份制學會、揚子江國際數字貿易創新發展研究院等單位領導和代表,共同出席了本次會議。
??本次論壇由中國工業經濟學會綠色發展專業委員會、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指導支持,江蘇省生產力學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和江蘇擎天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主辦,南京市商務局、江北新區投資促進和商務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蘇省股份制公司協會等聯合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