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從2013年提出《關于加快
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建設的建議》,到《關于建議執行深中通道A3方案的建議》,再到2015年底國家發改委的正式批復,某種程度上說,我是深中通道建設的親歷者、推動者和見證者。
深中通道建成通車后,中山將能更好地對接深圳、
香港的產業、技術、人才、資本等各種創新資源要素,參與全球產業分工,為“雙碳”新經濟產業提供廣闊的平臺。中山在新一輪的發展中,可以在綠色經濟賽道上闖出新路。而明陽集團作為全球新能源領軍企業、中山新時代產業集群“十大艦隊”新能源引領企業,要聚焦關鍵核心技術、人才引進、創新應用轉化,搶先布局新能源新賽道,積蓄發展新動能,大力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深中通道不僅僅是物理意義上的通道,更是資源要素流動的黃金走廊,它不僅有利于珠江口東西兩岸產業資源的融合,更在大灣區范圍內構建起一個大的經濟生態圈,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贏得先機。
作為新能源全球領軍企業,明陽深刻感受到信息技術、綠色技術將引領第四次全球工業革命的新一輪發展浪潮。明陽的總部在孫中山先生的故里中山,這座城市身處粵港澳大灣區腹地、黃金內灣幾何中心,被南沙、前海和橫琴三大自貿片區所環繞,它應該有自己差異化的經濟定位和城市發展定位——引領綠色經濟,打造“雙碳”經濟示范區。
集聚全球“雙碳”產業創新要素,這是中山在大灣區差異化崛起的重要標志。利用“雙碳”這一定位,中山可聚集或承接港澳和深圳、珠江東岸城市,甚至廣東省關于“雙碳”經濟的重要資源、要素,形成“雙碳”新經濟先行先試的新制度、新體系,推動中山經濟高質量發展。
重大戰略機遇疊加背景下,明陽正加快建設新能源裝備產業園、“雙碳”經濟產業園和光伏產業園。深中通道通車后,中山可以以明陽等龍頭產業企業為引領構建雙碳經濟生態圈,建立低碳發展的體制機制,匯聚
碳中和領域人才、信息、資源等各類創新要素,面向全球引領新一輪綠色經濟的發展。
以前總覺得珠江東岸是如此之遠,現在深中通道帶來“深中同城”,這意味著你到了深圳就到了中山,你到了中山就到了深圳。抓住深中通道的機遇,中山更能吸引優質的創新資源,圍繞廣東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參與全球新一輪產業分工。
明陽之于中山,類似于華為之于深圳。珠江口東岸有華為,帶動深圳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上下游企業星羅棋布、供應鏈服務“串珠成鏈”。珠江口西岸,有全球海上風電龍頭企業明陽,帶動中山新能源領域發展。對標學習華為,明陽也是要用五到十年時間,成就全球一流企業和世界500強產業領軍企業。
當前,明陽集團正著力打造創新研發總部和全球運營總部,創建海洋綜合能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新能源產業孵化基地,建設新能源裝備核心部件供應鏈產業園,“雙碳”經濟產業園和光伏產業園。我們可以吸引、聚合全球綠色低碳方面的國際資源、國際公司,激發綠色經濟產業集群對人才、創新、資本的拉動效應。
緊緊圍繞國家“雙碳”目標,明陽正通過不斷的技術革新和模式創新,大力推進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加快漂浮式海上風機等系列重大裝備技術規模化落地應用。未來五年,明陽集團將打造包括海洋經濟全業態業務群、光氫業務群、國際業務群、高端裝備業務群等在內的七大業務集群,培育全球頂級的雙碳科技、研發創新和裝備技術能力,構建全球化團隊,奮力推進明陽集團進軍世界一流企業目標。
接下來,明陽將堅持自主研發創新,強化產業協同配套,發揮“風光儲氫”全產業鏈以及自身裝備技術優勢,加快壯大新能源優勢產業,搶抓改革創新實驗區和深中通道的歷史機遇期,整合全球綠色經濟大賽道的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一起續寫高質量發展的春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