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賀克斌院士:清潔空氣行動推動能源結構轉型與CO2減排

2024-8-30 11:38 來源: 中國環境 |作者: 溫笑寒

“要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作為碳中和技術路徑選擇的重要約束條件,以最大限度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月29日,在上海舉辦的2024年長三角空氣質量管理技術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賀克斌這樣表示。

近年來,大氣污染防治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空氣質量改善成效顯著。數據顯示,相較于2015年,2023年在GDP增加55%,汽車保有量增加106%的情況下,我國PM2.5濃度下降35%,重污染天數減少44%,空氣質量達標城市由99個提高至203個,大氣污染與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脫鉤。

賀克斌表示,清潔空氣行動推動能源結構轉型與CO2減排。經測算,2013—2020年間累計節能10.6億噸標準煤,減排CO224.3億噸,包括落后產能淘汰、燃煤鍋爐淘汰、民用能源清潔化在內的多項結構轉型相關措施取得顯著協同減排效益。

然而,目前大氣環境治理仍存在問題與挑戰。我國PM2.5濃度水平依然處于高位,2022年全國仍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城市PM2.5年均濃度超標;重污染天氣依然高發頻發,重污染天氣過程中PM2.5貢獻大;末端治理措施的減排潛力逐漸收窄,結構性轉型的減排潛力亟待釋放。

賀克斌認為,在未來碳減排路徑選擇方面,應當綜合利用資源利用減碳、能源結構減碳、工業過程減碳、地質空間存碳、生態系統固碳和市場機制融碳等多種技術路徑逐步實現碳中和,同時充分考慮不同技術路徑對大氣污染減排的協同效應,將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作為碳中和技術路徑選擇的重要約束條件,以最大限度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

賀克斌提出,要重視融合清單編制,構建大氣污染與溫室氣體深度融合的來源解析與協同減排路徑識別技術體系;要認識到大氣污染前體物與國際公約管控物質具有一定的同根同源性,探索多目標約束的大氣氧化性調控;要注重健康效應的深化分析,建立顆粒物全組分清單,厘清關鍵毒性組分的排放源。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