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
浙江東南網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南網架”)發布公告稱,公司擬由下屬全資孫公司浙江興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興能”)投資建設蕭山(浦陽)零碳桃源里110MW農光互補光伏電站項目。該項目采用“農光互補”模式開發建設,項目規劃裝機容量直流側130MWp,交流側容量110MW,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
根據公告,該項目為東南網架首個大型集中式光伏電站、儲能項目,其發電效益較佳、投資回報率較好。該項目的實施將有利于提高公司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增加公司發電量及發電業務收入,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將有利于公司進一步拓展新能源光伏及儲能
市場,對推動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該項目將堅持光伏發電與現代農業相結合的原則,以大跨度空間鋼結構的建設模式,采用不同透光性的光伏電板或錯位鋪設等方式,實現“棚頂發電、棚下種養殖”。該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促進東南網架核心技術——“空間網格結構全自產一體化技術”在現代農業、農光互補等領域的運用,有利于公司“EPC(工程總承包)+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戰略轉型的持續深入,助力公司打造綠色建筑光伏一體化領先企業,將進一步鞏固公司在空間鋼結構領域的龍頭地位。
東南網架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本次公司投資建設的農光互補項目把光伏發電、現代農業、綠色康養和文創旅游相結合,利用田園景觀、農業生產活動、農業生態環境和生態農業經營模式提高土地的單位產出,增加農戶收益,以最大限度利用資源,增加生態和社會收益。
“對比其他光伏發電模式,農光互補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光伏產業成本。同時,農業光伏的太陽能電池組件的使用可有效減少蔬菜病蟲害,減少農藥使用量,提高蔬菜品質和產量,是綠色生態農業的新模式?!睎|南網架相關負責人補充道。
秉承綠色、高效、可持續的發展理念,東南網架創新性地融合了農業、漁業、牧業與光伏產業,旨在打造一個多贏的循環經濟模式。
近年來,東南網架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標,持續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多措并舉大力發展新能源業務,以“裝配式+EPC+BIPV”的建設模式及“投資、建設、運維一體化”的運營模式來拓展光伏建筑一體化市場。
東南網架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已經承接了古巴光伏項目、吉利融和富江能源光伏電站EPC總承包、杭州蕭山環境光伏能源有限公司30MWp分布式光伏、浙江恒逸
石化有限公司(四期)分布式光伏、浙江碳一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分布式光伏、杭州江東內燃機配件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西湖體育館復建項目分布式光伏等多個標志性項目。
隆眾資訊光伏產業鏈分析師方文正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BIPV通過建筑本體發電,直接減少化石能源依賴,降低
碳排放,將傳統建筑從‘能源消耗者’轉變為‘能源生產者’,增強了建筑能源的獨立性,同時提升了資產價值?!?/div>
方文正認為,BIPV是建筑企業突破傳統業務邊界、搶占新能源賽道的重要路徑?!斑@不僅是技術升級,建筑將成為城市新型能源網絡的重要節點。建筑企業若能把握這一趨勢,不僅能在新能源市場中分得紅利,還將推動行業向‘零碳’智慧建筑轉型?!?/div>
未來,東南網架將持續開拓海內外BIPV、BAPV(建筑附加光伏)、集中式光伏、配套儲能及光伏電站的投資運維等綜合能源業務,同時推進BIPV相關施工、驗收等國家地方標準或規范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