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原料供給存在巨大缺口,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的化學、天然纖維。與此同時,相當數量的纖維被廢棄,如服裝加工過程中的布角邊料等,若能加以利用意味著將為國家節省可觀的土地、石油等稀缺資源。”不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文英也表示,資源節約的前提是對環境友好。
自改革開放以來,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已形成了以再加工纖維紡紗業為主導的再生紡織產業格局。去年10月,當地還成為紡織行業唯一入選的國家第二批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試點基地。
但在過去,蒼南再生紡織給人的印象是“低、小、散”企業眾多,生產環境惡劣、環境污染嚴重。那么,蒼南再生紡織企業現在的情況如何?還有哪些
問題亟待解決?
行業需要自我檢討
被“兩高”有歷史原因,基本以低、小、散企業為主。
蒼南自古便有土法紡織的傳統,在起步較早的錢庫、宜山等鎮,最多時有90%以上的農業和非農業人員從事紡織業,簡陋的家庭式棉紡廠如雨后春筍般迅速在周邊小鎮涌現。
這些作坊式加工點中,大多是擅自搭建的簡易棚屋,多為“三無”企業,生產設施簡陋,毫無防塵集塵環保措施。大部分作坊業主用編織袋或布袋子進行簡單收塵,有些則直接利用排風扇將棉塵粉末排出廠外,致使鄰近的山坡、田野、河流、道路鋪滿了棉絮。
進入21世紀,隨著紡織業快速發展,再生紡織業已成為蒼南不可忽視的行業之一,產出量也越來越大。
“但近幾年,蒼南再生紡織行業一直作為‘兩高’行業被打壓,企業新擴建已無地可批。主要是因為全縣基本以低、小、散企業為主,污染環境不說,因沒有實際創造稅收,無法核算到產值中,相應地能耗也就高了。”當地紡織協會人士透露,經信部門的統計顯示,全縣紡織行業用電量占工業總電量的40%以上,由此被帶上“兩高”的帽子“看似”名正言順。
“我認為,蒼南把再生紡織定為高污染、高能耗行業是件奇怪的事情。不過,出現這樣的局面,行業首先要自我檢討。”興瑋紡織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認為,過去,違章搭建現象十分普遍,全行業環境意識都不高,導致環境臟亂差、粉塵滿天飛。其實,“蒼南再加工纖維及制品行業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是工業紡織下角料,是全新的,如果處理得好,再利用不會產生新的污染環節”。
如何為行業正名?
在當地一家頗具規模的再生紡織企業廠區內,不同顏色、經篩分的服裝邊角料與一定原生纖維經過混合、配比,最后生成了紗線。
“這些將被加工成工裝牛仔褲后銷售。因為價格便宜,在南美等一些國家和地區很有
市場。”企業總經理李成提指著一個個剛纏繞完成的紗錠說,雖然廢舊紡織品在纖維長度、色度上存在不足,但成本低且環保優勢非常明顯。“工廠將不同顏色的邊角料篩分、配比,不僅滿足了客戶定制化的需求,還省去了褪色、染色等高污染、高耗能環節。同時,通過在生產線加裝粉塵吸收裝置,還解決了曾飽受詬病的粉塵污染問題,并且經集中收集后仍可以繼續使用,真正做到閉路循環零污染。”
第三方專業機構的檢測數據表明,以65%的再生滌、35%的再生棉紗為基礎制造的衣服各項環境指標均遠遠超過原生材料,可分別節省74%的水、18%的電并減少53%的溫室氣體排放。
李成提透露,再生紡織品利用完全可以被當作一項環保事業來做。目前,越來越多的高端服裝品牌愿意采用再生材料。
“再生綜合利用雖做出了很大貢獻,但也讓地方政府陷入兩難境地。”蒼南縣副縣長蔣獻生坦言,縣里一直將再生紡織定位為主導產業,當“兩高”行業打壓實屬無奈之舉。“因為低、小、散的產業格局客觀存在,導致全行業受到拖累。在國家對地方缺乏相應
政策支持,土地、能耗、環境等指標量化的情況下,地方政府的手腳是被束縛的,想爭取也非常困難。”
不過,蔣獻生同時也指出,問題所在也是機遇所在,
節能減排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良好契機。隨著安全、環境監管不斷加嚴,在倒逼企業轉型升級的同時,通過園區建設引導規模企業入園,將盤活更多的土地資源。
如何實現公平競爭?
盡快出臺標準,規范市場行為,取消地方優惠
因無用地可批,兄達紡織有限公司剛剛完成技改的車間顯得有些雜亂,加之噴淋除塵系統工作時造成的霧氣繚繞,讓初次探訪的記者感到像進了迷宮。
“原先的設備和技改后的設備有所不同,要求的廠房結構也不一樣,所以必須要重構車間,因此顯得比較亂。”公司總經理開玩笑說,廠房都不好意思讓人參觀,覺得很沒面子。“在宏觀經濟形勢嚴峻的背景下,企業積極應對的措施首先就是節能減排。”他透露,2013年企業總銷售額從2012年的6500萬元下滑到了4000萬元,通過技術改造、提高產品檔次,2014年銷售額又提升上來了,預計今年能與2012年持平。
“目前,企業的生存壓力比較大。2014年總銷售額為5000萬元,利潤也就200萬元出頭,但各種稅費上繳了近400萬元。”這位老板指出,由于目前在購買生產原料端沒有開具發票,在銷售環節需繳納17%的增值稅。不少企業都出現了第二年查賬時補繳前一年稅款的現象。
“再生紡織的貨物源頭是個體流動商販,這些源頭單位和個人都不具備開具發票的資格。沒有增值稅發票就不能抵扣進項稅,就需要進貨單位從零開始繳納17%的全額增值稅,造成企業稅務負擔過重。”一位業內人士還指出,目前不同地區針對行業的稅率千差萬別,在企業毛利率保持低位的情況下,造成同行業的不正當競爭。
對此,業內人士建議,應盡快從國家層面制定再生紡織的標準,規范平臺收購等各環節,取消地方優惠,維護公平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