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積極推動建立政府環境審計制度

2015-4-14 10:30 來源: 中國環境報 |作者: 王金南 趙學濤 蔣洪強

我國經濟多年來年均9.8%的增長是以資源低價、環境無價的環境紅利為支撐的。以GDP為核心的政府及黨政領導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加大了經濟增長對資源環境的索取和破壞,加重了環境污染和自然資源耗竭風險。從國內外態勢來看,環境污染問題已不僅是經濟問題、社會問題,甚至是影響到執政黨根基的重大政治問題。全面推動環境治理轉型,切實保障群眾健康和生活質量,為子孫后代留下生存發展空間,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領域面臨的迫切挑戰和重大任務。

建立政府環境審計制度具有現實意義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將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納入現行的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十八屆三中全會又進一步提出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對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黨中央、國務院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的新制度建設需求,基本目的是要建立一整套自上而下的糾偏機制,扭轉現行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重數量輕質量、重速度輕效益,以犧牲資源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不當做法,以制度建設規范和引導地方政府和黨政領導干部科學施政。

政府環境審計是落實各級政府環境責任,督促各項環境保護政策落實的有效抓手。新《環境保護法》第26條規定,國家實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納入對本級人民政府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及其負責人和下級人民政府及其負責人的考核內容,作為對其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考核結果應當向社會公開。第27條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對發生的重大環境事件應當及時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依法接受監督。

當前環境日趨惡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和干部沒有把黨中央、國務院有關環境保護要求落實到位。環保部門在各級政府綜合發展決策中處于從屬和被動地位,無法在重大項目立項早期階段參與決策。要徹底治理環境污染,必須通過政府環境審計制度實施,扭轉各級領導干部的思想認識,切實落實各級政府環境質量保護責任。因此,實行政府環境審計是全面落實新法中政府環境質量保護責任的重要途徑。

推動政府環境審計制度發展,對于加快我國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和環境管理轉型,提升環保工作效果和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政府環境審計是從全生命周期角度,運用審計學方法,對環境立法、規劃、政策和項目實施情況進行鑒證,是對地方政府環境質量保護責任履行情況進行全面、系統監控和評估。從這個意義上講,政府環境審計對于環保工作的促進作用更全面。應從強化環境管理角度,將政府環境審計制度建立和實施作為一項重要環境管理制度加以推進,以化解當前環保困境,解決各項環保政策不落實或落實不到位的問題。
123下一頁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