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三北”工程攻堅戰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的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中國林科院生態所科研團隊創新研發了基于沖洪溝風沙口阻固沙生態屏障建設技術模式,有效破解了極端干旱區沙漠邊緣風沙口治理
難題。目前,該成果已在
甘肅省陽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北”工程風沙口治理中示范應用,生態效益顯著,為絲綢之路沿線文化遺產地的生態保護修復開辟了新路徑。
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區是古代“絲綢之路”和現代“歐亞大陸橋”的咽喉要道,分布著我國近70%的沙漠、50%的戈壁,年降雨量小于100毫米的區域面積占比超過80%,是我國最干旱、沙塵最活躍、生態治理難度最大的區域,肆虐的風沙嚴重威脅著絲綢之路重要節點遺產地的生態安全。該成果在精準識別戰區“風、沙、塵”源區的基礎上,率先鎖定了需要重點治理的風沙口、流沙入侵地和綠洲防護缺口等關鍵區域。同時,秉持“師法自然”的治理理念,創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沖洪溝的風沙口阻固沙生態屏障建設技術模式,為極度缺水條件下構建穩定風沙防護體系提供了系統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