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看,我國環保裝備制造業歷經幾十年的發展,產業規模持續壯大,對生態環保產業的貢獻和拉動作用明顯增強。環保裝備整機和成套裝備已基本滿足國內污染治理需求,產業鏈總體實現自主可控,一批技術裝備已躋身國際領先水平。
一是產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據有關行業協會測算,“十三五”以來,環保裝備制造業總產值年復合增長率接近6%,2024年達到9200億。2024年我國環保裝備制造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8%,達到392億元,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不斷提升。
二是技術裝備水平穩步提升。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定期更新發布《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強化供需對接,加快技術裝備推廣應用。目前,我國環保裝備技術水平呈現“總體并跑、局部領跑”,如燃煤機組超低排放、高溫煙氣過濾等一批技術裝備已躋身國際領先水平,常規污染物協同處置、難降解污染物高效處理等一批高端裝備實現突破,環保裝備與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
三是產業集聚發展趨勢明顯。環保裝備制造業呈現出“一帶一軸”的區域性集聚發展特征,70%以上的大型環保裝備制造企業集聚在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的沿海經濟帶和以長江經濟帶為軸的沿江省市,其中
江蘇、
浙江、
山東、廣東4省作為環保裝備企業的主要集聚地,貢獻了全行業近60%的營業收入。優質企業不斷涌現,形成了一批百億級龍頭企業,培育了358家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