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氣候融資報告,于2015年4月12日由RCCEF正式發布。我們會陸續選編、分享部分核心內容。今天的內容,是促進中國氣候融資模式多元創新的政策建議。中國綠色投融資對話平臺將持續推動相關話題的討論、促進深入的跨界交流。
第一,進一步發展綠色信貸。在現有金融體系下,綠色信貸在我國綠色融資結構中仍將長期占比最大,要結合有效的激勵機制,鼓勵銀行業進一步開發綠色信貸產品及產品組合,同時,在現有信貸標準基礎上,增加氣候與環境社會責任風險權重。
第二,全面推動項目融資PPP模式的運用。一個PPP項目的成功實施,有賴于完善的方案設計、有效的治理政策和清晰的責任分擔,這也是決定項目融資能否成功的關鍵要素。具體而言,就是要通盤考慮,因地制宜確定治理規劃、項目技術。比如,污染場地治理中,調查和風險評估要與治理工程實施占同樣重要的地位。同時,應該通過政策的制定,找出造成污染的責任方,來承擔相應的治理資金。此外,需理清各方的訴求和承擔的責任,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第三,大力推進綠色債券。綠色債券是我國當前金融
市場發展環境最為適合的工具,可在基礎設施建設、可再生能源、
節能環保的各類項目中使用,我國具備成為全球綠色債券主要市場的環境和條件。從發行主體來看,可以全方位發行綠色政府債券,包括綠色國債和綠色地方債、綠色金融債,以及綠色企業債。
第四,著力推動綠色企業在多層次的股票市場上市。首先,借鑒目前并購分道審核的理念,對符合條件的綠色企業建立快速豁免通道,簡化綠色企業IPO或再融資審核程序。同時,由于綠色企業大多是重資產行業,對流動資金有較強的需求,建議適度放寬綠色擬融資企業募集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或償還銀行貸款金額和比例的限制,提高綠色企業上市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靈活性。此外,探索在新三板掛牌的綠色企業直接轉主板、中小板或創業板的機制和條件,建議對符合條件的新三板掛牌綠色企業率先進行轉板試點,以鼓勵綠色企業掛牌和上市。
第五,開發綠色風險緩釋工具,例如融資擔保、融資租賃、綠色資產證券
化工具。綠色信用擔保將信譽證明和資產責任保證結合在一起,擔保人提供擔保,以提高被擔保人的資信等級來獲得融資,擔保人也可以憑借其在綠色領域的特殊表現,獲得擔保提高資信等級,從而緩解綠色環保企業融資資信不夠的困境。綠色融資租賃是值得探索的創新融資工具,租賃公司購買企業的大型環保設備等綠色資產,再租賃給企業,以承租人占用融資成本的時間計算租金。融資租賃實質上是轉移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或絕大部分風險和報酬的租賃,綠色資產的所有權最終可以轉移,也可以不轉移。此外,銀行可建立綠色信貸資產池,適時開發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
第六,重點關注互聯網金融在綠色低碳領域的運用。可利用互聯網金融公司受眾面廣的渠道優勢,將綠色融資模式推廣到市場和大眾。首先,發展“
碳中和”小額信貸。鼓勵申請小額貸款的企業花少量資金購買
減排量實現碳中和,并獲得信用評級的加分。其次,發展以綠色環保為門檻的信貸。借款企業購買
碳減排份額,作為資信擔保,對于符合規定綠色環保標準的企業給予貸款利率上的支持。再次,以互聯網金融公司為平臺進行低碳項目眾籌。發揮互聯網金融渠道優勢,吸納社會資金,補充綠色信貸資金來源。此外,可將互聯網金融公司的綠色信貸資產打包出售,進行資產證券化;或者,企業以碳資產作為抵押向互聯網金融公司進行貸款,互聯網金融公司再將碳資產以某種方式進行證券化。
文章來源:中財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