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
北京市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一直將打贏藍天保衛戰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持之以恒開展大氣污染治理,實現空氣質量快速、明顯改善。2024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降至30.5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下降65.9%;優良天達到290天、歷年最多;重污染天2天、歷年最少。
但與此同時,隨著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污染
減排空間逐步縮窄,每一微克、甚至0.1微克的改善,都需要更科學的措施、更精細的工作。在這樣的背景下,北京市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從“一微克”行動提級到“0.1微克”攻堅行動。這樣的轉變,變的是精準度和精細度的進一步提升,不變的是我們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決心。這意味著,在當前的治理階段,需要我們盡最大努力,0.1微克、0.1微克地去爭取,深挖減排潛力。
今年年初,北京就制定了指導全年工作的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共30項、108條措施。我們將深入實施“0.1微克”攻堅行動,堅持污染減排是硬道理,以降低PM2.5濃度為主線,持續抓好三大領域“創綠”工作,全力改善空氣質量。具體包括:
一是以車械“含綠量”提升為重點,推動結構減排,加快
公交、環衛、出租、物流、快遞等重點行業車輛新能源化,推進非道路移動機械清潔化,力爭新注冊登記汽車中新能源車比例達到50%。
二是以企業“含綠量”提升為主線,推動工程減排,推進重點產業園區及重點行業企業綠色升級,繼續推進績效評級“創A退D”工作,實現綠色企業比率不低于30%。
三是以城市精細治理為抓手,推動管理減排,開展揚塵專項治理百日攻堅行動,推廣基坑氣膜等先進技術,以“繡花功夫”讓城市更加清潔。
四是加強大氣環境治理保障支撐,強化污染過程應對與區域大氣聯防聯控,加強科技標準支撐、監測能力建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