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園區是指通過規劃、設計、技術、管理等方式,使園區內生產生活活動產生的二氧化
碳排放降至“近零”水平,并具備進一步達到“凈零”條件的園區。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建立一批零碳園區”,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作出明確部署。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對“雙碳”工作的最新部署,也是深入推進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
總的看,建設零碳園區有5方面重大意義:一是加快能源綠色轉型。要實現“零碳”,園區必須綜合采取綠色
電力直接供應、科學配置調節性資源、強化需求側管理等多種方式,大幅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這將為新能源供給消納提供新模式新實踐。二是引導產業深度脫碳。以零碳園區為載體,探索綠色能源制造綠色產品的“以綠制綠”模式,引導傳統產業探索深度脫碳路徑,賦能新興產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三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立足區域產業發展和資源稟賦比較優勢,統籌布局建設一批零碳園區,引導高載能產業有序向資源可支撐、能源有保障、環境有容量的園區轉移集聚,有利于相關產業形成合理分工和良性循環。四是適應綠色貿易規則。當前碳排放要求正逐步融入國際貿易規則和供應鏈體系。零碳園區擁有可溯源能源供應系統和全流程
碳足跡管理體系,可以幫助企業大幅降低產品碳足跡、增強“綠色競爭力”。五是打造零碳示范樣板。建設零碳園區不僅對碳
減排有直接貢獻,更重要的是通過園區層面“零碳細胞”的實踐,為
碳中和目標下建設“零碳社會”積累經驗、探索路徑、打造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