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近日聯合湖南綠色發展研究院、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等13家單位共同發起制定《湖南省公民環境保護行為準則》(以下簡稱《準則》),并向全社會征集意見和建議。據悉,湖南省是全國首個制定《公民環境保護行為準則》的省份。
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環保法》已首次將公眾參與寫入其中。在法律的前提下,制定表達全社會基本的環境道德價值觀和公眾認可并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是實現公眾的廣泛參與、預防和解決環境
問題、保護環境的有效措施。
“我們每個人既是環境污染的受害者,又是環境污染的制造者,如果我們不注意自己的行為,我們就很有可能在制造污染。推動公眾參與是推動環境問題解決的根源。”湖南省環保廳法宣處處長陳戰軍說。
據了解,湖南省環境管理人員加起來不到1萬人,其中一線的執法人員不到3000人,3000人管2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有限的環保力量顯然無法及時發現、查處、糾正所有污染行為。這就需要公眾成為環境保護的“千里眼”、“順風耳”,讓環境污染無處藏身,消滅在全民監督之下。
湖南綠色發展研究院辦公室主任孫鳳英表示,《準則》不僅要通俗易懂、簡單可行,還要考慮一旦發布如何落實的問題。可通過進社區、機關、學校、家庭等多種渠道,讓《準則》家喻戶曉;同時,針對每一條行為準則,多開展活動,讓公眾實實在在參與其中。
社會公眾可對擬定稿提出修改意見或建議,可在5月30日前反饋至湖南省環保廳的官方微博(3212249665@qq.com)、湖南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的官方微信(hnhbxj)。好的建議一旦采納,將予以現金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