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字上做文章
推進試點工作漸成氣候
圍繞“到2020年比2005年森林面積凈增4000萬公頃”的目標,中國加緊組織實施《全國造林綠化規劃綱要(2011-2020年)》,森林
碳匯能力進一步增強。目前,中國森林總面積2.08億公頃,森林蓄積總量151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21.63%,森林面積和蓄積連續30年保持“雙增長”。
自2013年出臺《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以來,中國政府從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生產、最嚴格水資源管理、海岸帶建設、生態系統修復、衛生應急保障等多個方面采取積極行動,不斷提高氣候變化影響監測能力及應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能力,減輕了氣候變化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生產生活的不利影響。
近日,中國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明確把低碳發展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途徑。事實上,中國政府近年來一直穩步推進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積極組織
碳排放權交易試點,開展低碳工業園區、低碳社區、低碳
交通運輸等領域試點示范工作,初步形成了從省區、城市、城鎮到園區、社區的全方位低碳發展試點示范工作格局。
據統計,自2011年
北京、天津、上海等七省市啟動碳
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以來,迄今已累計納入控制排放企業近2000家,累計成交約2500萬噸二氧化碳,成交金額約8.5億元人民幣。“十三五”期間,有望建成覆蓋全國、規制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
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