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氣候談判:各國算盤都怎么打的?

2015-11-23 10:47 來源: 國際金融報

氣候談判框架:如何設計?

為了迎接11月的巴黎氣候大會,各個國家正陸續向聯合國遞交減排計劃,并作為最終談判達成全球協議的基礎。但如此松散的談判框架也加大了達成全球性協議的難度。一些科學家們提議,應重新設計談判框架,聚焦全球碳價格的共同承諾

眼看著11月巴黎氣候大會的日期一天天臨近,但至今各國尚未達成統一的談判文本,關心氣候變化的科學家們坐不住了。他們甚至想要親自操刀,為全球氣候談判重新設計框架。

據英國廣播公司官網報道,科學家們認為目前各國的承諾都是以自身利益為主要出發點,而不是以一個共同目標為焦點,所以聯合國氣候談判正在走向失敗,如果要想成功,需要做出重大決定——重新設計談判。

目前,聯合國氣候會議的談判框架依然非常松散。在聯合國氣候會議召開之前,各個國家已經提出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計劃,即被稱為國家自定貢獻預案。然而,氣候科學家們認為這種方法根本不會奏效。

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部前首席科學顧問、劍橋大學教授戴維·麥凱警告說:“歷史上的《京都議定書》就是個例子。最初這個協議要達成一個共同的承諾,但最終它下降成拼湊單獨承諾的局面……導致了一些非常微弱的承諾,以致一些國家退出了該進程。而巴黎談判正朝著同一個方向發展。”

近日,氣候行動追蹤(Climate Action Tracker,簡稱CAT)組織發布報告,稱目前各國提交給聯合國的減排計劃遠遠不足以達成21世紀末將全球溫度上升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的目標,若要實現全球溫度上升不超過2攝氏度的目標,政府需要大大提高其減排目標。

不過,發展中國家似乎不準備在減排目標方面進行更多的讓步。在波恩會議召開前,大會聯合主席曾發布一份非正式文件,并希望會員國在此基礎上進行談判。但77國集團和中國卻認為這份文件“極度不平衡……損害發展中國家利益”,因此決定以建設性態度對文件內容進行補充。

“各說各話”或許可以用來形容目前氣候會議談判的現狀。而科學家們正試圖找到一種簡單、直接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英國劍橋大學、美國馬里蘭大學和德國科隆大學的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發表文章呼吁,為防止談判走向失敗,巴黎氣候大會應集中在對全球碳價格這個共同承諾上。

科學家們認為,制定一個共同的碳排放價格,即通過碳稅或排放權交易計劃來實現,是可以奏效的。英國能源與氣候變化部前首席科學顧問、劍橋大學的戴維·麥凱說:“這個價格是可以協商和達成一致意見的,并適用于所有的國家。”

這意味著各國要同意對碳污染統一收費。換句話說,以后碳排放將變成一種需要花錢購買的權利。以歐洲目前實行的配額制度來看,那些超出配額的城市需要向結余城市購買配額,并付出沉重的公共支出。對于個人而言,也許大排量汽車的車主將付出更多的汽車排量稅。

作為看不見,摸不著的“碳資產”的交易市場,其最關鍵的問題是,“碳資產”如何定價?

相比一般的商品交易,具體的節能減排項目,必須通過減排效果評估,才能注冊成為“碳資產”進行買賣。而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碳交易體系集中在歐美國家,包括歐盟的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ETS)、英國的英國排放權交易體系(ETG)、美國的芝加哥氣候交易所(CCX)和澳洲的澳洲氣候交易所(ACX)。這也使得發達國家在碳交易方面占據主動權。

以統一市場的方式解決氣候問題雖然足夠“簡便”,但是卻不夠高效。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格蘭瑟姆研究所氣候變化和環境政策專家鮑伯·沃德評論說:“這是一個深思熟慮的建議,但對于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的預估過于悲觀。全球碳價格是必要的,但它本身不足以產生所需要的速度和規模。”

不僅如此,由于碳交易存在更大的政策性和技術性風險,因而國際市場更需要期貨、期權等金融工具加以對沖。歐美發達國家由于對金融工具的長期熟練運用,在市場建設、定價機制的建立等方面往往更有前瞻性。作為碳產品提供方的發展中國家由于這方面的不足,往往只能進入發達國家的市場進行交易,成為價格的接受者。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