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碳市場建設時間表出爐
全國統一碳
市場建設工作2014年啟動,期間開展了全國
碳交易的法律
法規和配套細則、技術標準的編制工作,在2014年完成了十個行業的企業
碳排放核算報告技術指南。今年,正式頒布了這十個行業的企業排放核算標準。其它一些基礎設施也在2014年以來陸續得到建立和完善。2016年,國家將對地方的
碳市場、參與碳市場交易的企業進行核查和配額的初始分配。按照中央的部署,2017年實現全國統一碳市場的運行。
據預測,全國統一碳市場將涵蓋一萬家以上的企業,這些企業的準入門檻是年消費一萬噸標準煤以上。對于已經運行的七個試點地區的企業,他們的準入門檻則不在全國的統一標準范圍之內。
根據現有的行業和準入門檻規定,首批全國碳市場的規模、碳排放量約在30至40億噸之間。若僅考慮現貨交易,每年的交易量將達到12至80億元人民幣。若進一步考慮期貨交易,交易量將達到600至4000億人民幣。蔣兆理說,因為目前的計算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估算的差距比較大。
總之,未來的全國統一碳市場將是一個涵蓋范圍廣、并且真正能夠對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發揮核心作用的機制。
原標題:全國碳市場2017年運行:將涵蓋一萬家以上企業
注明:本觀點不代表中國碳交易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