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在實施碳定價機制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據統計,目前全球有39個國家和23個地區已經采用碳定價機制(包括
碳排放交易和碳稅),這些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約占全球的23%,碳定價機制覆蓋了上述國家和地區共計近7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排放,約占全球溫室氣體年排放總量的12%,而碳價由不到1美元/噸到130美元/噸,呈現出極大的差異性。
2014年歐盟出臺了一系列氣候變化和碳
市場相關
政策,尤其是通過了“折量拍賣”計劃,使得歐盟排放配額(EUA)的價格自2010年以來首次出現上漲,2014年12月價格突破了7.4歐元/噸。而與此同時,市場供給量也因此減少,因而交易量下降了13%。北美的西部氣候倡議(WCI)和美國區域溫室氣體
減排行動(RGGI)交易量共達到4.57億噸,交易額為32億歐元。其中WCI的交易量和交易額均比上年增加了50%以上。RGGI于2014年初大幅削減了排放配額總量,使得其二級市場的配額價格大幅上漲。美國加州和加拿大魁北克于2014年11月舉行了首次聯合拍賣,兩種配額均以高于拍賣底價的價格全部賣出,標志著雙方
碳市場正式實現連接。
中國七省市碳
排放權交易試點全部啟動交易,5個試點完成了首年度履約。2014年中國的7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交易量為1536萬噸,交易額達到5.5億元。中國國家發改委于2014年12月發布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并在溫室氣體排放測量和報告、
碳交易注冊登記系統建設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韓國碳市場于2015年1月啟動,其配額價格呈現無量上漲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