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的主動選擇

2016-2-15 19:21 來源: 中國氣象報

“森林里分出兩條路,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向著一條路極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叢林深處。但我卻選了另外一條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靜,顯得更誘人,更美麗。”——當我們面臨艱難而重大的抉擇時,很多人喜歡引用美國詩人佛羅斯特多年前所作的《林中路》的詩句。

站在氣候變化的岔路口,李俊峰承認:“應對氣候變化問題本身就很復雜,是人類為自己的未來選擇發展路徑。”

選擇一條負責任的路徑需要更久時間來檢驗

從1990年的第一次全球氣候變化科學大會開始,各國就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進行了曠日持久的談判,先后形成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等文件。但這些文件長期以來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從1995年第一次《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算起,歷時20年,召開過21次締約方大會。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馬拉松談判。

“這么漫長的馬拉松談判是有價值的,不是浪費時間。”李俊峰認為,這是把科學家的判斷變成政治家的決策,進而再變成全球共同行動的過程,需要花時間不斷地凝聚共識。

2015年12月12日,195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代表在法國巴黎達成了歷史性協議《巴黎氣候協定》,確定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之內的目標,并提出為把升溫控制在1.5℃之內而努力。

李俊峰贊成法國總統奧朗德所說,《巴黎氣候協定》“開啟了人類歷史上一個新紀元,或者開辟了一個新時代”。他認為,該協定最關鍵的是三句話:一是本世紀末把全球的溫度升高控制在2℃以內,并為控制在1.5℃以內而努力;二是努力推動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達峰;三是本世紀下半葉實現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與大自然的吸收相平衡。“實現這三點,就要改變人類的發展模式,實現增長方式的低碳轉型、能源系統的低碳轉型和消費模式的低碳轉型,它是改變人類發展方式的一種開端。”

當然,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包括《巴黎氣候協定》仍有需要進一步完善的方面。除了把升溫控制在1.5℃之內的難度較高而讓人憂慮外,李俊峰認為,還應當注意應對氣候變化的道德倫理問題,即“我們現在為后代要規劃一條發展道路,是否符合人類的倫理學”。

“該協定要求碳平衡或者碳中和,我們現在能燒煤或使用化石能源,但是30年或50年甚至更久之后,我們的后代就不能用化石能源了。這樣的規定是正確的嗎?我們為后代選擇了一條發展道路。”李俊峰以能源舉例,能源基礎設施一般需要30年或50年打基礎,“只要這個基礎形成了,后代想改也很困難。”做這樣的選擇從倫理學的角度和發展的路徑選擇來說,可能存在一定風險。

在李俊峰看來,如果要評價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功過是非,可能需要更久的時間,結合人類社會的發展,由子孫后代來檢驗,“由他們來評論我們,就像我們評論前人的貢獻是一樣的”。

12下一頁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