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盤活企業擁有的碳資產來獲得融資”“投資機構又能如何從碳交易中獲得利潤”……這些都是擺在控排企業和機構面前的
難題。“對于控排企業,如果向銀行貸款,需要進行授信審批等流程,時間較長,且需要抵押廠房等不動產?!比~軍說,而通過
碳排放配額回購交易,既可以盤活企業的碳資產,增加融資渠道,又可以使投資機構以較低成本獲得配額,并開展后續交易或其他碳金融活動,獲取利潤。
葉軍還指出這一創新業務的一大好處:“企業與有意向的機構確定開展回購交易,對企業資信審查較為靈活,大大提高了融資效率,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div>
與此同時,碳排放配額遠期交易業務也是廣東省碳交易平臺——廣州碳
排放權交易所,從今年起重點推出的創新型碳金融業務之一。今年5月,廣州微碳與河源和興
水泥完成碳排放配額遠期交割,成交量19320噸,標志著國內第一單碳排放配額遠期交易業務正式落地?!巴ㄟ^這一業務可以為企業提前鎖定交易成本,規避未來
碳配額價格浮動造成的風險?!焙团d水泥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說。到今年6月初,已有來自水泥和
電力等行業的7家控排企業參與了回購與遠期交易。
不僅如此,現在廣碳所已經推出了包括碳排放權遠期交易、碳附加資產證券化、碳排放配額抵押融資、回購融資、綠色債券、綠色融資租賃等多個綠色金融業務,并有數個融資項目已經落地??梢哉f,此類創新業務在廣東
碳市場中不斷顯現,為控排企業
節能減排提供了極大幫助。
一直以來,廣東始終在我國
節能減排工作上扮演著“排頭兵”角色,特別是在“十二五”期間,更是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單位GDP能耗和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目標。在此過程中,廣東正是通過碳金融產品的創新,引導價格信號,合理配置碳排放權資源,促進企業以低成本完成了節能減排目標。
據省發改委透露,實施碳交易以來,廣東水泥熟料、粗鋼、原油加工的主要單位產品碳排放分別下降了4.9%、4.6%和7.2%,四大控排行業累計節能800萬噸標煤以上。不僅企業減排責任意識顯著提高,本省控排企業的節能降碳改造投資意愿也大大提高。據初步統計,已有60余家企業約投入50億元用于節能降碳改造工作,比2013年提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