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秘書長厄爾尼諾現象和氣候變化
問題特使、愛爾蘭前總統羅賓遜的倡議下,聯合國人道協調廳7月19日在紐約舉行主題為“應對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減輕周期性的氣候風險”高級別活動。潘基文秘書長與會并發表講話,呼吁各國將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影響的工作與人道、發展、減災等行動統籌考量,并為減少災害風險和強化適應能力早做投資。
作為聯合國經社理事會2016年年會部長級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
論壇的一場周邊活動,此次有關厄爾尼諾現象及氣候風險的會議吸引了包括越南副總統、洪都拉斯副外長等高級官員與會。潘基文秘書長在致辭中指出,由強厄爾尼諾現象引發的干旱、洪水等災害目前在全球各地讓超過6000萬人口的生計受到嚴重影響;與此同時,由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也讓億萬脆弱民眾面臨糧食不安全和營養不良等嚴峻挑戰。
潘基文說,“我們在未來將會經歷更加難以預料、更頻繁和更嚴重的極端天氣事件,首先就是可能在今年年底開始并持續到2017年的拉尼娜現象。極端天氣事件將逆轉發展的成果。如果寶貴的資源每隔幾年就被洪水、風暴或干旱毀至一旦,我們的人民和社區將無法擺脫貧困或消滅饑餓。盡管我們能夠治療營養不良、讓
兒童存活下來,他們的成長發育以及人生未來的發展也將受到影響,因為災害和氣候變化會對教育、人民維持生計的能力以及國家和社會以可持續的方式獲得繁榮發展的機會產生沖擊。對于眾多最貧窮和最脆弱的人口而言,與氣候變化密切相關的極端天氣事件將使他們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目標處于風險。面對這一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需要以前所未有的創新方式轉變我們的戰略應對行動。”
潘基文強調,我們必須從應對厄爾尼諾現象的行動中汲取經驗教訓,積極致力于預防、準備、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影響;必須把人道主義、發展和氣候適應力等要素凝聚起來,實現共同的目標并取得共同的成果;必須確保盡早為減少災害風險和建設適應能力進行充分投資,在此過程中關注如何改變最脆弱人群的生活,將工作重點從提供援助轉變為結束需求。
潘基文表示,國際社會在去年通過的《仙臺減災框架》、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及巴黎氣候變化協議為各國減少災害風險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導。當務之急是進一步擴大響應行動,加強團結合作,更公平地承擔氣候變化導致的沉重負擔。聯合國中央應急基金目前已經為19國家撥款1億2000多萬美元,用于支持人道伙伴開展與厄爾尼諾現象有關的救助生命的行動。他就此呼吁各國政府、捐助方、公民社會、發展和人道行動方以及私營部門積極行動起來,提高公眾的認識,并調動社會各界的力量和資源,共同應對厄爾尼諾現象和氣候變化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