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中國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2016》發布

2016-9-16 15:03 來源: 中國環境報 |作者: 張楠

近日,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發布了《中國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2016》(以下簡稱《報告》),對空氣質量改善措施帶來的能源結構清潔化,以及部分措施產生的協同減排溫室氣體的效果進行了系統測算。

《報告》所展示的空氣污染物減排措施帶來的溫室氣體協同減排效果,為我們實施《巴黎協定》提供了更加堅定的信心。

中美近日先后向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交存中國和美國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批準文書,這意味著落實《巴黎協定》、應對氣候變化的關注重點將從國際談判發展到以各國為主體的自主減排行動。

專家指出,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具有同根同源性,如煤炭等化石燃料在燃燒過程中會排放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空氣污染物,也會排放二氧化碳、黑碳等氣候污染物。

初步估算,我國每年人為源排放的 VOCs(不含氫氟氯碳化物)、農業氮肥使用排放的 N2O(氧化亞氮)、柴油車排放的黑碳、秸稈焚燒排放的 CO2 和黑碳,總的溫室效應約相當于10.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與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7個碳交易試點市場年發放的配額總量12億噸相當。

因此,將空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進行協同控制,是應對大氣污染防治壓力和氣候變化挑戰的有效途徑。

新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也明確提出對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實施協同控制的要求。

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主任解洪興表示,由于大氣排放標準的提高、排污費的升高、違法成本的提高,尤其針對水泥鋼鐵,火電、化工等污染強度高的行業,會使一些重污染的企業因無法滿足相關要求而被關停,或因成本過高無法維持而選擇自主放棄,從而實現產業結構與能源結構的清潔化發展,同時帶來大幅的協同減碳效果。

控制燃煤  

減少1.1億噸煤炭消費量相當于減排3億噸CO2e

《巴黎協定》的付諸實施,將對全球的能源結構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也將對我國未來的能源結構發展,尤其是煤炭消費產生重要影響。

《報告》指出,根據測算,1 噸散煤燃燒排放的污染物總量是 1 噸工業燃煤(采取環保措施)排放量的數倍之多。

無論是《大氣十條》還是《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國家自主貢獻》,都提出了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的要求。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加快清潔能源利用,是實現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協同控制的有效措施。

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主任解洪興表示,煤炭總量的限制對整個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的改善是有益的,經初步測算,北京、河北、天津等9個省市提出的2017年控煤目標如果實現,會帶來超過6億噸二氧化碳的協同減排效果。

《報告》顯示,2015 年全國煤炭消費量繼續下滑,與 2014 年相比下降 3.7%。2015 年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為 64%,較 2014 年下滑兩個百分點。

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秘書處高級項目經理王麗莎指出,2015年相比2014年,煤炭消費量下降了1.1億噸,大約折合3億噸的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

VOCs 

每年人為排放量相當于2.5億噸CO2e

據介紹,VOCs不僅是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體物,而且還能夠帶來一定的溫室效應。此外,VOCs中的氫氟氯碳化物本身就是溫室氣體,且其全球增溫系數達幾百到幾千不等。研究表明,即使在不考慮氫氟氯碳化物的情況下,我國人為源每年排放的 VOCs仍約相當于2.5 億噸CO2e(二氧化碳當量)。

2015年,我國在VOCs治理方面有了進一步突破。新的《大氣污染防治法》首次將VOCs 納入監管范圍。VOCs排污收費試點于2015年10月1日啟動,試點行業包括石油化工和包裝印刷行業。

《報告》指出,石化行業VOCs排放總量中,管線組件和儲罐的泄漏排放約占76%。因此,泄漏檢測與修復技術的應用可有效減少石化行業的VOCs排放。

《大氣十條》提出在石化行業開展泄漏檢測與修復技術改造的要求。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廣東等省市已啟動石化行業泄漏檢測與修復試點工程。2015年11月,環境保護部印發《石化行業泄漏檢測與修復工作指南》,為石化行業改造提供了技術支持。

柴油車尾氣  

提高標準可減少黑碳排放

移動源中的柴油車、非道路移動機械雖然數量上小于汽油車,但由于柴油燃燒過程中相比汽油會排放更多的顆粒物,所以其排放的顆粒物更多。同時柴油機排放的顆粒物中還包含一種短壽命氣候污染物——黑碳,其全球增溫系數高達460~1500。

因此,柴油車顆粒物的控制是一種重要的協同控制措施。提高柴油車排放標準,一方面可以顯著降低顆粒物的排放量,另一方面其中的黑碳比例也可顯著下降。

由于重型柴油車的顆粒物排放水平很高, 2012 年重型柴油車在汽車保有量中僅占比 4.4%,但其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顆粒物在汽車排放量中的分擔率卻達到了 60.7%。因此,部分省市已經開始對重型柴油車提前實施國五階段排放標準。截至 2015 年底,北京已對重型柴油車全面實施國五階段排放標準,上海、天津、珠三角對公交、環衛、郵政用途的重型柴油車實施國五排放標準。

安裝柴油機顆粒捕集器是減少柴油車顆粒物排放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推行更嚴格排放標準的一項關鍵技術。2015年度,上海市對3759輛國三柴油公交車加裝包括顆粒捕集器在內的尾氣處理裝置,結果顯示,對黑煙顆粒質量濃度和數濃度的去除效果均達90%以上。

氨氣

每年氮肥使用排放的N2O相當于1.5億噸CO2e

農業氮肥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氧化亞氮是一種重要的溫室氣體,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次評估報告指出,在溫室氣體的總增溫效應中,N2O(氧化亞氮)貢獻約占 6%。此外,N2O 還是目前最大的平流層臭氧破壞物質。

王麗莎介紹說,氨氣(NH3)本身雖然并不是一種溫室氣體,但是對氨排放進行控制時,可同時減排N2O。初步估算,我國年均氮肥使用排放的氧化亞氮約相當于1.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報告》指出,我國在最近20年一直是全球氨氣排放量最大的國家,其中來自畜禽養殖和化肥施用的氨氣排放占到 80% 以上。因此,氨減排措施主要從集約化養殖及控制化肥使用量兩方面來入手。

雖然《大氣十條》提出了“積極開發緩釋肥料新品種,減少化肥施用過程中氨的排放”的要求,但是根據京津冀地區針對《大氣十條》出臺的地方行動方案的分析表明,現有的措施對氨氣的排放控制效果并不明顯,因此應加強對氨氣排放的控制,提高畜牧養殖業集約化比例至 30%,并推廣施用緩釋肥料。

秸稈露天焚燒

每年排放量相當于3.7億噸CO2e

秸稈露天焚燒不僅危害人體健康,造成環境污染,而且排放的大量CO2 和黑碳還會加劇氣候變化。《報告》指出,全國秸稈焚燒每年排放的 CO2 和黑碳約相當于 3.7 億噸 CO2e。

根據國家環境衛星秸稈焚燒遙感監測結果,全國 2015 年 6 月、10 月、11 月焚燒情況較嚴重。2015 年 5 ~ 11 月綜合來看,黑龍江遼寧吉林的焚燒情況最嚴重。

《報告》認為,東北三省秸稈焚燒情況嚴重的客觀原因包括3點:一是東北地區在保證糧食產量穩定,甚至增產的前提下,每年的秸稈產生量巨大;二是東北地區無霜期短,秋季作物收割后秸稈需盡快處理;三是東北地區冬季溫度低,所以秸稈沼氣利用、秸稈粉碎還田的傳統低投入方法基本不適用。

針對東北三省的情況,急需從源頭上加大秸稈綜合利用的政策措施,從機制上完善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的統籌部署及考核機制,切實從根本上解決秸稈焚燒污染環境的問題

《報告》是在環境保護部宣教中心與清潔空氣創新中心近日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創藍”清潔空氣媒體研討班上發布的。《報告》還對2015年全國空氣質量狀況、空氣質量管理進展、空氣污染治理困難程度進行了分析,并根據分析結論,對大氣污染防治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報告》從多角度梳理了中國大陸除西藏之外(西藏大部分數據不可得)的3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2015年清潔空氣管理方面的進展。

2015年是《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3-2017)》 (《大氣十條》)出臺后的第二個關鍵年,也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這一年的空氣質量一方面是《大氣十條》中期考核的基礎,另一方面也是「十三五」空氣質量繼續改善的基準,該報告出爐,旨在幫助各省(市)了解污染現狀和差距、把脈治理困難和挑戰,為系統開展空氣質量管理提供參考。 

空氣質量:2015年顆粒物污染總體改善,10個省(市)/地區PM2.5年均濃度相比2014年平均降幅達11.34%,其中珠三角、天津、河北、山東山西江蘇浙江、重慶均提前達到了《大氣十條》的2017年下降目標。顆粒物超標情況仍然突出,PM2.5污染最嚴重的區域為北京、天津、河北南部、山東非臨海地區及河南組成的一大范圍區域,而珠三角地區則已經達標。以PM10(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下降為目標的省(市)中,河南、寧夏陜西、吉林、遼寧、湖北、甘肅7個省(市) 2015年PM10年均濃度相比2013年不降反升。


2015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冬季采暖期重污染天氣頻發,北京首次啟動紅色預警,河北編制完成全國首部《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操作方案編制指南》,可提高企業應急響應操作方案的科學性、可操作性和可核實性。

污染物排放控制:2015年全國SO2排放總量幾乎達到「九五」實施總量控制策略以來的歷史最低值。2015年全國SO2和NOX(氮氧化物)的總排放量相比2014年分別降低了5.8%和10.9%。環保部發布《汞污染防治技術政策》、限煤、淘汰黃標車等措施達到了較好的協同減排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的效果。初步估算,全國每年人為源排放的非氫氟氯碳化物VOCs(揮發性有機物)、農業氮肥使用排放的N2O(氧化二氮)、柴油車排放的黑碳、秸稈焚燒排放的CO2和黑碳,總的溫室效應約相當于10.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與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七個碳交易試點市場年發放的配額總量12億噸相當,因此這些污染的控制也是有效的協同控制措施,未來還需進一步加強。

《中國空氣質量管理評估報告2016》發布


空氣質量管理進展:立法標準:2015年,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正式頒布,國家出臺12項大氣相關的環境標準。排污費收費標準的提高、按日連續計罰的實施更好地發揮了通過經濟手段促進減排的效果。

信息公開:公開年度工作方案執行效果的省市明顯增多,超半數的省市主動通過新媒體進行信息公開與互動,不過省市在公開歷史可追溯空氣質量數據方面進展緩慢。


監測:全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全部具備PM2.5等6項指標的監測能力,部分污染較嚴重省市(如山東、河南等)監測點位依然不足。

典型案例:深圳通過產業能源結構結構調整實現空氣質量達標和低碳發展的共贏、蘭州通過加強執法大幅改善空氣質量的經驗可以為其他地區所借鑒。

治理困難程度:2015年全國大氣污染自凈能力區域差異明顯,大部分大氣污染自凈能力較好的地區,其污染程度也相對偏低。2015年超半數省(市)第二產業產值仍然大于第三產業;2014年青海新疆江西、寧夏、河北的重污染行業的工業產值占比仍較大,產業調整的壓力依然很大。全國單位面積煤炭消費量各省(市)差距非常大,長三角地區的上海、江蘇、浙江、安徽2013年的單位面積煤炭消耗量分別位于全國第1、3、8和12位,這4個省(市)聚集形成一個高耗煤區域,給長三角地區的空氣質量帶來了很大挑戰。30個省(市)2014年每百人私人汽車保有量的平均值為9.06輛,較2013年增長約17%,機動車污染控制壓力空前。


建議:報告基于對數據的綜合分析,對中國未來短期和長期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以下建議——

1 盡快編制和實施科學的空氣質量達標規劃。
2 空氣質量達標的城市設立下一階段的目標值。
3 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產業結構。
4 京津冀區域加大燃煤散燒的治理力度。
5 加強空氣質量歷史數據和排污單位環境信息的公開。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