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熱浪席卷全球,氣候風險如何納入主流評級體系?

2019-8-1 11:36 來源: 對話2049 |作者: 李昂

2015年至今,地球正經歷著自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世界氣象組織

自最熱月之后,歐洲正在經歷年以來最熱的月。比利時、德國、荷蘭、英國、法國、捷克和瑞士都打破了各自的歷史記錄。——CNN

打破高溫記錄似乎已經成為每年夏季的常規操作,全球進入“沒有最熱只有更熱”模式。壞消息是,極端高溫熱浪發生的趨勢會不斷增加,本世紀末發生的頻率可能比目前還要高出五倍[1]。

與其他極端氣候事件類似,高溫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對人們的健康、農業和環境構成了重大威脅。據新華社報道,去年因遼寧多地高溫,出現了海參大量死亡的情況,養殖產業遭受了嚴重打擊[2]。法國氣象局警告稱,熱浪將加劇干旱,自最近一次熱浪結束以來,法國許多地區都沒有下雨。法國北部的野火已經燒毀了數千公頃的土地。在諾曼底,7月25日發生的28場不同地區的火災總共燒毀了1500公頃土地[3]。

法國東南部山火肆虐 圖片來源:新華社

對于金融機構來說,災害性天氣頻發意味著“真金白銀”的損失。氣候風險的識別、分析以及應對已刻不容緩。7月24日,穆迪宣布收購Four Twenty Seven, Inc(427)的多數股權。前者是國際知名的信用評級公司,而后者是業內領先的氣候風險分析機構,主要為政府和企業提供物理風險的數據、信息以及分析服務。此次收購一方面鞏固了穆迪在氣候風險評級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氣候風險已經成為傳統信用評級體系中的重要考量。

近年來,國內外的金融機構已經在環境氣候風險量化分析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實踐。如工商銀行對火電、水泥鋼鐵和電解鋁等行業進行了環境壓力測試。在中英財經對話背景下,中方有6家金融機構于2017年開展了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TCFD)試點,其規模在今年又得到了擴充,中航信托和平安集團的加入讓中方試點機構的數量增加到了8家。在未來三年中,試點機構將對綠色信貸的環境影響進行量化分析,并將就環境因素對信用風險的影響進行情景分析和壓力測試。

在各方努力下,金融機構的氣候和環境風險分析能力已經有所提高,但仍面臨著工具方法不成熟,缺少統一標準,數據可得性差以及缺少國內外經驗交流等挑戰。

金融機構防范和應對環境和氣候風險的核心是數據和量化分析方法,但企業的相關信息披露現狀難以回應量化分析的需求。當前,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制度并不完善,主要披露的載體是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環境/社會及治理(ESG)報告、環境信息披露報告等,對于上市公司,還可以從其公司年報或財務報告中了解相關的環境信息。但大部分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仍屬自愿行為,披露程度和范圍不統一,信息碎片化特征明顯。且大多以定性描述為主,缺少定量說明,導致信息披露的質量不高,金融機構等投資者難以根據這些信息做出有效判斷,進而影響其資產的環境氣候風險評估。

從金融機構的角度來看,環境氣候信息的來源主要有三個渠道,分別是:政府發布的環境及氣候政策相關信息;企業(客戶)的環境信息;股東、供應鏈相關的信息。只有能夠及時準確的獲取到這些信息,金融機構才能對客戶經營活動中所面臨的風險或機會進行評測,從而了解其影響。由于這些信息涉及多行業、多部門、多領域,導致一些既有的且非營利性的數據由于搜尋成本過高或者理解和處理要求較高,不便于金融機構使用。

政府部門、研究機構以及民間組織已經意識到數據的收集和整理能很大程度上推動環境風險分析的進程。在既有的環境數據平臺中,有針對企業環境信息的披露,有長期宏觀的氣候政策分析模型,也有側重不同省市、行業的環境氣候政策分析,雖不能完全回應金融機構風險分析的需要,但在現有的條件下,已經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了基礎。以下試舉幾例。

1234下一頁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