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府推出“2030年氣候保護計劃”,包括在2021年之前在
運輸和建筑行業建立碳定價體系, 作為對歐洲排放交易系統(ETS)的補充,因為該系統僅限于能源和工業排放。
在新的
排放權交易制度下,德國政府將在2021年以每噸10歐元的價格發行排放權,價格每年將上漲至35歐元,直到2025年。從2026年起,排放量將受到限制,并逐年縮小。
該氣候計劃的其他關鍵措施包括:
——確認德國最遲將在2038年之前淘汰燃煤發電;
——建立100萬個充電點,支持7千萬輛電動汽車上路;
——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份額提高到65%;
——對氣候目標進行年度審查,監督每個部門在法律約束性
減排目標方面的進展;
——采取措施減輕碳價上漲對通勤者和低收入家庭的影響。到2026年底,開車去上班的人將能夠要求每公里通勤35美分-從每公里30美分增加。
對于德國政府的計劃,一些非政府組織提出了批評,認為用于排放權交易計劃價格路徑太低,不足以產生激勵作用。相比之下,更有效的起步價格應該達到每噸二氧化碳50歐元,到下一個十年末(即2030年)將升至130歐元。碳價格應該是氣候
政策的核心工具,但現在它僅具有“不在場證明”功能 。代表學生氣候罷工運動的德國“星期五4未來”小組視該計劃為“不是我的氣候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