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再不加大控制碳排放就晚了 全球碳市場或可“馴服”猛獸

2019-11-27 09:24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 馮迪凡

  在201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5)舉行前夕,聯合國系統發布了兩份重磅年度報告,其中結果顯示,在過去一年中大氣中吸熱性溫室氣體水平再創新高,而考慮到各國已提交的自下而上的氣候承諾,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上升幅度還是會達到3.2℃。

  這兩份報告分別是來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2019年《碳排放差距報告》以及世界氣象組織(WMO)的《溫室氣體公告》。

  UNEP在報告中指出,要實現1.5℃溫控目標,在2020~2030年之間,全球碳排放每年需減少7.6%。

  美國智庫世界資源研究所(WRI)美國辦公室主任拉肖夫(Daniel Lashof)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重點在于盤點目前各國所定下來的目標。“到目前為止,他們所確定的是一些(國家)目標不足以滿足《巴黎協定》所定下的控制升溫的目標,所有國家需要加大力度,這是一個基礎。”

  與此同時,在過去的兩年,各方對《巴黎協定》的實施細則進行了緊張的談判。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副主任騰飛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巴黎協定》實施細則的談判已經基本完成。

  “目前,剩下的最主要部分是有關市場機制,就是第六條的這一部分。”騰飛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巴黎協定》第六條是有關全球碳市場的,目前來看,未來全球碳市場很有可能是通過連接一些已有的碳市場來實現,很難一開始就成立一個全球的碳市場。目前,各國的減排目標還是主要通過國內行動實現。

  吸熱性溫室氣體水平一年一個新紀錄

  UNEP在2019年《碳排放差距報告》中指出,若按目前《巴黎協定》中的承諾水平計算,到本世紀末全球升溫還是會達到3.2℃,這會帶來更廣泛和更為嚴重的破壞性氣候影響。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曾在去年出版《IPCC全球升溫1.5℃特別報告》。報告指出,與將全球變暖限制在2℃相比,限制在1.5℃對人類和自然生態系統有明顯的益處。同時,若全球氣溫升高超過1.5℃,則氣候變化產生影響的頻率會加快,強度會增大,熱浪和風暴的出現更加頻繁。

  WMO則在最新的《溫室氣體公告》中指出,大氣中吸熱性溫室氣體水平再創新高。其中,二氧化碳是大氣中主要的長壽命溫室氣體, 與人類活動有關。2018年的濃度達到407.8 ppm(百萬分比濃度),是工業化前水平(1750年之前)的147%。

  從2017年到2018年,二氧化碳的增加量超過了過去十年的平均增長率。連續三十年(1985~1995年、1995~2005年和2005~2015年)來,二氧化碳的平均增長率從1.42 ppm/年增至1.86 ppm/年、再增加到2.06 ppm/年。

  WMO指出,2018年全球平均二氧化碳濃度較2017年的405.5(ppm)有所增長。此前在2015年,全球二氧化碳水平超過了400這個象征性的重大基準。

  同時,WMO的報告還顯示,涵蓋偏遠北極、山區和熱帶島嶼等地氣象站的全球大氣監視網的觀測資料顯示,甲烷和氧化亞氮的濃度也比過去十年高出很多。

  總體而言,自1990年以來,長壽命溫室氣體的總輻射強迫(氣候增溫效應)增加了43%。根據WMO報告中引用的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數據,二氧化碳占其中的82%左右。

  WMO秘書長佩特里·塔拉斯對此指出:“盡管各國根據《巴黎協定》作出了承諾,但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增長沒有放緩的跡象,更不用說下降了。”值得注意的是,上一次地球出現類似的二氧化碳濃度是在300萬~500萬年前。“那時的溫度比現在高2~3℃,海平面比現在高10~20米。”他說。

  2020年各國需增加減排承諾

  通過WMO的報告可以對大氣溫室氣體的濃度進行觀測。

  而如果維持目前的氣候政策和國家自主貢獻(NDC)的追求水平,讓全球排放量在2030年達到峰值(隨后開始下降)的愿望很難達成,更不用說在2020年就到達峰值了。

  根據UNEP的《2019年碳排放差距報告》,2018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上升,這意味著全球變暖的商定目標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日益明顯且不斷增長。

  今年,UNEP發現,在過去十年里,溫室氣體排放每年增長1.5%,其中2018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達到新高,共排放了553億噸二氧化碳。

  UNEP指出,若將升溫幅度限制在2℃內,2030年的年排放量必須在各國無條件的國家自主貢獻減排目標的基礎上,再減少15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若要實現1.5℃的目標,則須減少32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具體到年減排幅度,這意味著從2020年到2030年,若要實現1.5℃目標每年須減少7.6%的排放量,實現2℃目標則對應著每年2.7%的減排量。為實現1.5℃目標,各國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須提升至少5倍,為實現2℃目標,各國目標須提升3倍。

  201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將于12月2日至13日在馬德里舉行。其中有關第六條的談判則同全球碳市場息息相關。

  《巴黎協定》在第六條第二款中指出,“在自愿的基礎上采取合作方法,并使用國際轉讓的減緩成果來實現國家自主貢獻。”

  騰飛指出,如果幸運的話,在今年的西班牙此次會議上,也許可以找到各方能夠接受的方案,最后完成《巴黎協定》的細則談判,為《巴黎協定》的實施細則畫上句號。

  “不過,即便(有關全球碳市場)的第六條的談判不能解決,我認為也不影響《巴黎協定》實施的大局。”騰飛表示,目前有關NDC、有關全球盤點透明度等制度安排,這些主要制度安排的實施細則已經有了。目前,全球約有40個國家或者地區和超過20個城市啟動了碳定價機制。

  騰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巴黎協定》第六條實際上是允許各國可以從其他的國家購買配額,通過雙邊或者是多邊的安排,實質上就是等同于碳市場,所以未來的全球碳市場,如果第六條可以通過的話,很有可能會自下而上地出現。

  (實習生胡天姣對本文亦有貢獻)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