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碳中和路徑分析
碳中和是指通過碳封存和碳抵消平衡整體經濟排放量,從而實現凈零
碳排放。它包括降低正排放(如化石能源燃燒產生的排放)和增加負排放(如森林
碳匯)兩方面。其中,根據溫室氣體核算體系(GHG protocol),溫室氣體正排放降低又可分為三個范圍,范圍一是降低直接溫室氣體排放,包括企業直接控制或擁有的排放源所產生的排放,如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擁有的
交通工具所釋放的溫室氣體等;范圍二是降低
電力產生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是由企業消耗的外購電力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包括蒸汽、供暖和供冷等;范圍三是降低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來自于企業供應鏈中其他企業的排放。
圖1 溫室氣體核算與報告的三個范圍
來源:《溫室氣體核算體系:企業核算與報告標準》
2020年7月,蘋果公司宣布將在2030年前實現整個業務和供應鏈的碳中和目標。這意味著其
減排目標將覆蓋所有三個范圍。然而這并非易事,為此蘋果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一些進展。
1.針對范圍一:改進工藝,提高能效
對于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排放:產品生產過程是大量碳排放的主要來源,蘋果每年要生產數以億計的產品,因此生產工藝的改進,能效的提升將直接減少
碳足跡。為此蘋果通過低碳設計降低能耗,改進制造和材料工藝,逐步將產品用料過渡到低碳冶煉和回收再造材料,如優先采用以水電冶煉的鋁材,新款MacBook Air的外殼使用100%再生鋁材料。自2008年以來,主要產品線的平均產品能耗有了73%的降幅;對于
運輸工具產生的排放:貨運方面盡量用陸運和海運取代空運。員工通勤方面,實施遠程辦公顧問計劃,開啟通勤班車計劃,并為員工乘坐公共交通提供一定補貼,運輸工具的相關減排措施幫助蘋果2019年共計減少逾28000噸二氧化碳排放;對于自有辦公建筑產生的排放:科技公司的數據中心是能耗大頭,蘋果采用了蒸發冷卻、自然空氣交換技術和精細冷卻系統,用以優化此類場所設施易受影響的溫度狀況。另外,對場所實施和建筑物開展能效審計,2019年通過在新建筑和現有建筑內實施能效舉措,一年節約用電約18%。
2. 針對范圍二:廣泛布局可再生能源
蘋果為全球的辦公樓、零售店等生產和采購可再生電力,并優先創建新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截至2020年1月,蘋果采購的可再生能源中有83%來自自創項目,包括建設太陽能和風能等自有項目、通過股權投資的形式成為可再生能源項目的股東,以及簽訂長期可再生能源合同。三種措施中最主要的是簽訂可再生能源合同,占自創項目的84%。2018年蘋果成立中國清潔能源投資基金,在中國投資可再生能源項目,目前已經取得良好進展。當前,蘋果在 44 個國家和地區的所有辦公室、零售店和數據中心都承諾100% 使用可再生電力。
3. 針對范圍三:為供應商減排提供技術援助
供應鏈的減排是蘋果碳中和計劃中最具挑戰性的一環,為此,蘋果啟動了“供應商能效項目”,一方面,對所有供應商進行能效審計,并對審計結果不理想的供應商提供能效改進技術支持,向供應商分享自身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經驗,并引進相關專家協助供應商規劃可再生能源布局,為其提供專業的培訓;另一方面,從金融層面幫助供應商解決能效改進所需的資金短缺
問題。例如,2019年,為解決單個供應商需求量小,資金壓力大,難以達成電力協議的問題,蘋果通過自有平臺聚集四位買家,與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個75兆瓦風力發電項目成功簽署了一個打包合同,提高了供應商用清潔電力取代傳統電力的積極性。據聯合國氣候變化報道,為推進電力消費中的氣候中和,蘋果正采取措施推動中國可再生能源信貸
市場的發展。截至2019年,92家蘋果的制造工廠參與了供應商能效項目,供應鏈通過清潔能源替代傳統能源減少的碳排放達到440萬噸。
圖2 蘋果供應鏈清潔能源布局進展
資料來源:蘋果公司官網
4. 針對負排放: 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
蘋果意識到,除降低正排放以外,增加負排放也是蘋果注重的一項舉措。通過與保護國際基金會攜手創立“碳方案”基金,蘋果投資于全球森林與生態系統,以期通過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消除一部分已排放的溫室氣體。其中哥倫比亞紅樹林項目涉及到保護與恢復哥倫比亞2.7萬公頃的紅樹林,有望實現在整個項目周期內封存100萬噸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