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性碳市場啟動在即 電力行業將首先被強制“入市”
歐盟在2005年便建立了ETS,近些年來,中國也在積極開展
碳交易市場的嘗試,先后在8個地區實施了ETS試點工作,并計劃在2020年后全面啟動ETS。
ETS的啟動將會對部分行業產生重大影響,首當其沖的是
電力行業。這或將是首個被強制納入碳交易市場的行業。未來,電力行業的配額將在
碳市場進行拍賣,這意味著,從能源結構、電力成本再到電網布局,能夠率先做好下一步規劃和能力建設的電力企業才能在這場浪潮中搶占先機。
隨后,
化工、
鋼鐵、
建材、
石化、
造紙、
有色金屬、民航等行業也即將被納入該市場。而電力行業可為其他領域提供先進經驗,這同樣也要求其他暫時未被納入的行業提前著手,來提升自己的
碳資產管理能力。
隨著社會各界對
碳排放的關注度高漲,2020年以來,監管機構與投資者也對企業碳披露的規范性和匯報框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
香港聯交所在2020年7月生效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中,新增董事責任、風險管理、提升社會關鍵指標披露責任等多項披露要求;而深交所及上交所分別在2020年2月和8月修訂有關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引,明確規定上市公司需披露環境保護、精準扶貧等社會責任履
行情況,全面提升對內地上市公司碳排放相關報告的合規標準。
另一方面,為提升可持續發展報告指標的可比性和一致性,在2020年9月,世界經濟
論壇國際商業理事會(IBC)發布《利益相關者資本主義披露準則-邁向更通用更標準的可持續價值披露標準》白皮書,確定了一套行業通用的指標體系,供各行業各公司在主流年度報告中使用,為投資者提供使用難度低、易比較的碳披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