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資產管理成企業必修課
可以預見的是,在發電行業首先被納入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
市場后,接下來
鋼鐵、
水泥、
化工等其他重點行業也將會被加快納入。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無疑同樣面臨不小的挑戰,如何做好
碳資產管理成為企業必修課。
“有了
碳交易市場,碳就變為企業競爭力中的一個重要指標。”陳志斌說,“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需要把碳這個因素考慮進去,做好排放數據的報告、配額管理,履約以及碳交易等,這是最基本工作。長期來看,還要把碳
減排、
碳中和目標引入到企業發展戰略中,生產的產品除了原來考慮的性能外,還要考慮碳排放因素。”
“未來更多行業被納入
碳市場交易體系中來,這將會對企業產生結構性的影響,比如企業要考慮能否更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是否要進行燃料更替,更多地用清潔能源加以替代;是否要通過購買配額抵消碳排放。”張建宇指出,“對于那些暫時未被納入的行業來說,碳市場的此次進展是很好的機遇,他們可以根據碳價格的信號來判斷自己的發展方向,把碳價納入到生產決策中。”
董秀成表示:“大家可能會認為被納入碳市場后生產成本會上升,壓力會增大,但反過來講,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投入成本,降低碳排放后,剩下的配額可以在碳市場上交易。比如石油企業開發地熱資源,減少的碳排放就可以通過市場進行交易或者抵消其他煉化板塊的碳排放,這反倒是一種創收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