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碳達峰、碳中和
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全球性
問題,隨著各國二氧化
碳排放,溫室氣體猛增,對生命系統形成威脅。在這一背景下,世界各國以全球協約的方式
減排溫室氣體,我國由此提出碳達峰和
碳中和目標。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作出莊嚴承諾,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上海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黃典貴教授表示,這個目標的提出,意味著將來我國的能源結構必須進行重大調整,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都要發生深刻的變化。
那么,究竟什么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呢?碳達峰是指某個地區或行業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然后經歷平臺期進入持續下降的過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拐點,標志著碳排放與經濟發展實現脫鉤,達峰目標包括達峰年份和峰值。碳中和是指某個地區在一定時間內(一般指一年)人為活動直接和間接排放的二氧化碳,與其通過植樹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實現二氧化碳“凈零排放”。
碳達峰與碳中和緊密相連,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和前提,達峰時間的早晚和峰值的高低直接影響碳中和實現的時長和實現的難度;而后者是對前者的緊約束,要求達峰行動方案必須要在實現碳中和的引領下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