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全社會節能提效,著力提高終端消費電氣化水平
9.拓展電能替代廣度深度。推動電動汽車、港口岸電、純電動船、公路和鐵路電氣化發展。深挖工業生產窯爐、鍋爐替代潛力。推進電供冷熱,實現綠色建筑電能替代。加快鄉村電氣化提升工程建設,推進清潔取暖“煤改電”。積極參與用能標準建設,推進電能替代技術發展和應用。“十四五”期間,公司經營區替代電量達到6000億千瓦時。
10.積極推動綜合能源服務。以工業園區、大型公共建筑等為重點,積極拓展用能診斷、能效提升、多能供應等綜合能源服務,助力提升全社會終端用能效率。建設線上線下一體化客戶服務平臺,及時向用戶發布用能信息,引導用戶主動節約用能。推動智慧能源系統建設,挖掘用戶側資源參與需求側響應的潛力。
11.助力國家碳
市場運作。加強發電、用電、跨省區送電等大數據建設,支撐全國
碳市場政策研究、配額測算等工作。圍繞電能替代、抽水蓄能、綜合能源服務等,加強碳
減排方法研究,為產業鏈上下游提供
碳減排服務,從供給和需求雙側發力,通過市場手段統籌能源
電力發展和
節能減碳目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