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碳達峰、碳中和對經濟意味著什么?

2021-3-17 14:08 來源: 中國環境報 |作者: 周宏春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十四五”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3.5%、18%。怎樣理解這些目標?實現這些目標有哪些具體路徑?


  周宏春:國家從“十一五”之后,就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指標納入約束性指標。考慮到多年來的工作推進、政策措施的促進,邊際效益在遞減,進一步降低能耗強度難度加大,需要行業技術進步、政策法規完善和制度創新,確定2021年降低3%的目標是符合客觀規律的。而13.5%的目標不是用3乘以5簡單得出的,而是通過年度降低比例關系折算得出的。 

  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的目標中,涵蓋了節能、新能源、碳匯等方面的作用,是整合多方面數據得出的,具體到地方指標也和經濟結構、能源結構、公眾消費等密切相關。這也提示我們,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可以從能源結構調整、碳匯、二氧化碳利用等途徑來實現。具體包括:發展氫能等新能源,發展碳匯產業,從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技術(CCU)入手,延伸做強碳循環經濟等。 

  其中,碳循環經濟是值得關注的新領域。通過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技術可以把發電、工業生產等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起來,凈化之后加以綜合利用。碳循環經濟在循環經濟“減量、再用、循環”的原則基礎上,再加上“去除”,通過發展產業的途徑,實現了二氧化碳變廢為寶。 

  比如,通過把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凈化后用于生產炭基肥料、發展富碳農業,可以提高作物品質,可以讓土壤增加吸收、保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在鄂爾多斯調研時我們發現有一種做法:把一種枯死的樹或樹枝砍下來后做生物質發電原料,把發電產生的煙氣收集起來通過凈化引到水塘里,用來養殖螺旋藻。這樣的模式真正實現了循環利用、變廢為寶。

  碳循環經濟值得國內認真研究、總結經驗,通過技術進步來降低碳排放強度,在應對氣候變化中利用中國智慧探索形成中國模式。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