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企業和家庭釋放綠色革新潛能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中指出要統籌有序做好碳達峰、
碳中和工作,盡快出臺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堅持全國一盤棋,糾正運動式“減碳”,先立后破,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
施國慶表示,“碳定價可以通過
碳交易市場,體現不同市場的碳源、
碳匯價格差異,引導企業、政府去學習、引進和推廣低碳技術,加強全社會低碳環保意識,并逐步轉化為公民、企業和政府的低碳生活生產方式和行為。”
碳交易市場開市以來,盤面交易逐漸活躍,成交量不斷增加,碳價格也在一路走高,這將推動碳價格預期進一步上漲,促進企業生產和居民生活方式的調整和適應。“對家庭來說,意味著
電力、燃料等家庭日常支出增加,居民將更加注重綠色節儉的生活方式;對企業來說,能源成本的上漲必然加快能源利用轉型步伐,提高清潔能源的利用率。”施國慶說。
碳交易市場開啟了以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
碳排放的新模式,后續如何擴大行業范圍,讓更多的社會資金促進碳
減排?施國慶給出建議,“一方面必須適應國際和國內形勢需要,加快制定和完善綠色能源
政策法規,進行能源革命,持續調整能源結構,不斷減少甚至直至停止和退出碳排放量大的燃煤發電項目,大力增加水電、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大力發展水-光-風能和抽水蓄能電站相結合的混合發電系統,同時發展垃圾發電、潮汐能、生物質能源利用,減少碳排放水平;另一方面,應該適應氣候變化和
節能減排需要,倡導全社會踐行生態文明價值觀念,政府出臺綠色投資、金融、社會、經濟政策,加強綠色城市和綠色社區建設,引導企業綠色生產,倡導公民綠色生活方式。”他直言,實現“雙碳”目標,務實踐行低碳行動需要良政、善治、優徑和全民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