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數據中心低碳發展分析
當前,我國已經發布一系列
政策推進數據中心綠色發展。2020年12月,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等四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到2025年,東西部數據中心實現結構性平衡,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運行PUE不高于1.3。2021年7月,工信部印發《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提出到2023年,新建大型及以上數據中心PUE降低到1.3以下,綠色低碳等級達到4A級以上。
北京、上海、廣東和
深圳等省市在近幾年也陸續發布地方政策,提出要嚴格把關新建數據中心、推進老舊數據中心升級、加強綠色數據中心改造和提高上架率等要求。
近年來,我國數據中心能效水平不斷提高,部分優秀綠色數據中心案例已全球領先。根據工信部《全國數據中心發展指引》數據,截至2019年底,全國超大型數據中心平均PUE為1.46,大型數據中心平均PUE為1.55;規劃在建數據中心平均設計PUE為1.41左右,超大型、大型數據中心平均設計PUE分別為1.36、1.39,預計未來幾年仍將進一步降低。
從行業角度看,近年來我國互聯網科技企業可再生能源應用、
碳中和路徑規劃和披露水平上也在加快完善。阿里巴巴、秦淮數據、萬國數據、百度的個別數據中心實現了較大規模
市場化綠電交易。螞蟻集團公布碳中和目標,承諾2030年實現“凈零”排放;百度公布在2030年實現集團運營層面的碳中和目標;騰訊、阿里也陸續宣布啟動碳中和規劃。同時,更多互聯網科技企業開始自愿披露ESG或其他能源相關信息。據統計,目前在我國22家主流互聯網科技企業當中,55%的企業披露了用電總量,50%的企業披露了溫室氣體排放總量,41%的企業披露數據中心PUE信息,55%的企業將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納入企業管理體系。但是從顆粒度和披露范圍看,我國數據中心能源信息披露尚不完善,仍需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