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實體企業向綠色低碳轉型
“期貨
市場要發揮自身優勢,推動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設和發展,積極推進碳期貨研發工作,以公開、連續、前瞻性的碳排放價格,引導全社會合理配置
減排資源,幫助實體企業向綠色低碳轉型。”方星海在致辭時表示。
在方星海看來,期貨市場要主動服務國家“雙碳”目標,為國家綠色發展賦能。為此,期貨市場要進一步提高新能源產業相關品種的研發能力,為新能源企業提供更多有用、好用的風險管理工具,幫助企業穩定經營,支持產業高質量發展。
實際上,以期貨市場推動我國“雙碳”目標實現的布局早已開始。今年1月22日,中國證監會正式批準設立廣州期貨交易所(以下簡稱“廣期所”),至4月19日,廣期所正式揭牌。而對于廣期所的設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曾表示,近年來,證監會即在探索研究碳期貨市場建設,指導廣州期貨交易所積極穩妥推進碳期貨研發工作。
廣期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朱麗紅更在近日指出,碳
排放權現貨市場以
碳配額的現貨交易為主要目的,碳排放權期貨市場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定價。市場規模和現貨制度體系是影響碳排放權期貨制度設計的重要因素,期待碳排放權現貨市場不斷優化完善,為碳排放權期貨的適時推出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持。
“推出碳排放權期貨具有必要性,‘雙碳’目標意義深遠,目標的實現需要金融支持。碳定價是
碳金融創新的基礎,而形成有效碳定價需要建立期貨市場。”朱麗紅稱。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韓乾也表示,未來推出碳排放期貨,將有利于通過市場化手段實現碳排放權的合理定價和碳排放權資源的合理配置,促進我國雙碳目標的順利完成。
“大多數產業企業對于雙碳目標的了解并不多或者理解并不深刻,期貨行業可以利用自己的研究優勢,對于雙碳目標對產業企業的影響、雙碳目標的實現路徑等進行研究,幫助企業更深刻地理解雙碳目標。”南華期貨研究所所長曹揚慧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出,在產業企業在減碳的過程中,必然會面臨更大的經營壓力,比如成本大幅抬升,價格波動加劇等,期貨市場可以幫助企業利用好期貨工具,實現企業的穩定經營,以更好地推進減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