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綠色金融政策密集發布
有分析認為,這輪
碳中和合指數的發布潮的一大背景是決策層關于綠色金融的頂層設計。最近半年以來,與資本
市場相關的綠色金融
政策密集發布。
例如,今年9月12日,中辦、國辦發布《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要建立綠色股票指數。
對此,上周五證監會在新聞發布會中指出,近年來,證監會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積極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作用,服務綠色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助力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指數是資本市場服務綠色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經梳理,目前境內已發布78條綠色相關的股票指數。下一步,證監會將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進一步健全綠色股票指數體系,支持指數機構與市場機構合作開發相關金融產品,更好服務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而在交易所層面,滬深交易所負責人近期都曾表示,將進一步加強“碳達峰、碳中和”等綠色主題指數開發,鼓勵資管機構設立跟蹤綠色證券指數的產品。
今年8月下旬,上交所總經理蔡建春曾指出,截至目前,上交所已與中證指數公司發布了50多個綠色相關指數。2020年,中證指數公司還正式公布了ESG評價方法,為國內上市公司評級和ESG投資提供了重要基礎。同時,上交所積極加強與基金公司合作,推動ESG相關ETF在上交所掛牌上市,目前已有博時中證可持續發展100指數ETF、招商滬深300ESG基準ETF、上證社會責任ETF等10只ESG相關基金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蔡建春表示,未來,上交所將進一步加強綠色指數開發,鼓勵資產管理機構設立跟蹤綠色證券指數的產品。研究探索基于
碳排放權、排污權等相關衍生產品,為投資者管理投資風險提供市場
化工具。
深交所總經理沙雁則指出,將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主題指數研發和指數產品體系建設,推動碳中和系列基金產品、ESG指數ETF等在深市落地,為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投資標的。
除此之外,今年4月中國證券業協會綠色證券委員會在貴陽召開的專題會上討論了《證券公司綠色金融業務指引(草案)》,并就證券公司助力“碳中和”行動方案進行了充分交流。
值得一提,上述碳中和指數近年來在市場上多有不錯的表現。中國中金碳中和市值加權和等權指數2009年至今分別取得17.2%和25.1%的年化收益率,跑贏主要市場基準指數,過去三年超額收益顯著,部分來自于太陽能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貢獻。
根據回測,東方證券·碳中和指數近一年多的累計收益率為38.7%,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近15個百分點;實現年化收益率29.7%,跑贏滬深300指數12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來碳中和概念不斷呈現出其外延性,除了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外,一些傳統行業也被市場賦予了碳中和屬性。
自今年8月以來A股
電力板塊在市場上異軍突起,東方證券環保新能源首席分析師盧日鑫今日分析指出,根據5大電力集團的規劃,到2025年,新能源裝機規模占比整體將達到50%左右。所以在三季度電力行業預計將出現大范圍虧損的背景下(緣于煤炭價格大漲),最近電力板塊實際上炒的是各大電力集團綠電裝機量的快速增長,未來傳統的火電龍頭有潛力轉型成為新能源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