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來:我們可以做什么?
“全球可持續發展正進入
碳中和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引領的新時期。”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院長王毅說,“目前,近120個國家提交或宣布更新自主貢獻目標,130個國家已經或準備提出碳中和目標。在此基礎上,COP15將為2020年后生物多樣性保護設定新的戰略框架及雄心,以及更為務實的目標。”
在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積極成果的背景之下,如何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成為專家討論的焦點。
“我們要堅持系統觀念,要從落實責任、制定
政策、采取行動、科技創新等方面著力建立健全‘四個體系’。建立自上而下統籌協調的‘雙碳’責任體系,明確各類主體任務。建立政策的支撐體系,加強相關立法工作。建立同頻共振、同向發力的行動體系,把大家動員起來,宣傳引導,制定差別化政策。最后,要建立著眼突破雙碳創新的科技體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海生指出。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中英氣候風險評估項目第二專家組組長巢清塵說:“以往,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工作總是被分開處理,但實際上,二者關系非常密切。在未來面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工作時,要以‘關聯耦合’的觀點來看待。未來我們應當注意到,可持續的農業、森林的管理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發揮巨大作用,有利于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本報記者童克難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