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角下的綠電交易機制
綠色
電力交易在北美和歐洲都是電力
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地區的綠電交易機制與中國有所區別,并且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采取的做法也是大相徑庭。在美國,由于沒有國家層面的可再生能源目標,加之缺乏相應的對于國家電力批發市場的監管,導致美國形成了分散的綠色電力自愿購買系統,通過長期購電協議(合約期通常為20年或30年)和短期的可再生能源證書(REC)交易實現。在美國和加拿大,參與綠色電力交易的公司購買綠電的初衷往往各不相同。這些公司參與綠電交易主要原因包括:對沖電價上漲、鎖定較低價格的可再生能源、向消費者宣傳企業踐行100%可再生能源采購等。由于過去十年中風、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成本迅速下降,相比于傳統化石能源,大多數可再生能源電力在交易時不存在溢價。
歐盟國家綠證正式名稱為來源擔保證書(GO,guarantee of origin,亦譯為原產地擔保證書),其市場發展脈絡與北美不盡相同。2009年,歐盟在其第一份歐盟可再生能源指令中引進了來源擔保證書。所有歐盟境內的電力項目每發一兆瓦時的電量,就可以獲得一份來源擔保證書。所有來源擔保證書都必須包含對應發電項目的相關信息,包括:發電項目所在地、是否獲得投資支持、是否在國家補貼計劃下運行、證書發布日期和國家,以及設施投運日期。包括核能及化石燃料在內的所有類型的能源均可獲得有關部門簽發的來源擔保證書。來源擔保證書系統是自愿的。歐盟推出來源擔保證書的初衷僅僅是為了向終端電力消費者證明特定數量的電量源自可再生能源,而不是為了支持成員國實現各自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不同于美國和加拿大的大多數綠色電力涵蓋風能和太陽能,歐洲水電在簽發來源擔保證書中所占比例最高。和美國一樣,歐洲來源擔保證書的價格相當低,只有0.5歐元/兆瓦時(2020年水平)。
歐洲和美國的綠色電力市場與中國的綠電交易之間最重要的區別或許是在綠色能源的調度方面。在國外大多數電力批發市場,風電和光伏的邊際生產成本最低,因此除了電網輸電容量不足的罕見情況,在正常情況下風、光幾乎能夠在化石燃料發電之前獲得優先調度。在中國,電力調度橫跨不同的時間范圍和地理區域,風電和光伏電力生產商被允許在行政規定的保障運行小時數內優先被調度。如前文所述,中國的綠色電力交易目前是風電和光伏發電商在這些行政保障之外銷售其生產電力的一種方式。
隨著未來更多的省份參與到電力現貨市場、現貨市場電能交易量的增長,以及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補貼的減少,上文所述情況可能會在未來幾年發生變化。由于風電和光伏電力經濟性的提升,這或許會導致綠電交易的價格顯著低于目前的價格。此外,隨著
政策制定者制定更多的長期目標,類似于國外市場為期數十年的長期購電協議或將變得可行。
中國的綠電交易市場剛剛啟動,盡管還在試運行階段,但一些國際專家認為這是中國目前已經在推行的電力市場改革進程的重要一步。
國際能源署(IEA)可再生能源并網與電力安全部門主任埃爾南德斯(Alejandro Hernandez)表示:“中國啟動了綠色電力交易的消息令人鼓舞,這對正在進行的電力市場改革至關重要?!?/div>
Energy Transition Catalytics公司電力市場專家穆勒(Simon Mueller)強調了中國啟動綠電交易的重要性?!皩τ谥袊?,推進可再生能源的市場交易可能充滿挑戰,但同時對于中國電力系統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點是要確保投資確定性和系統的高效運行?!蹦吕照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