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評定標準中加入碳指標
程占紅等研究人員發現,我國近年來旅游業發展始終處于碳失衡狀態,且程度較為嚴重。
程占紅介紹,從研究期內的動態變化情況來看,
安徽、
江西、
黑龍江、
甘肅、
青海等地的旅游碳赤字增長速度最快,年均增長率都在30%以上,而
內蒙古、天津、
寧夏等地的年均增長率都在6%以下,處于全國旅游碳赤字增速的低值區。
中辦、國辦今年4月印發的《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明確提出,依托優美自然風光、歷史文化遺存,引進專業設計、運營團隊,在最大限度減少人為擾動前提下,打造旅游與康養休閑融合發展的生態旅游開發模式。
今年9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
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也提出,推廣
節能低碳型
交通工具;積極引導低碳出行;制定重點行業和產品溫室氣體排放標準,完善低碳產品標準標識制度。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目前,多數旅游龍頭企業和相關上市公司對碳
減排態度積極。
三峽旅游發布的今年三季報公告稱,正加快傳統能源結構全面向清潔能源轉型,研發建造的新能源純電動游輪“長江三峽1”號預計今年12月投入試航。三峽旅游集團還更新升級純電動、清潔能源智能大巴301臺,僅此一項,每年可減少
碳排放1萬余噸。
凱撒旅業的微信公號11月3日透露,旗下凱撒旅游與氫動力科技就氫能大巴車完成交接,一批嶄新的氫能大巴正式駛入冬奧會延慶賽區,開展試運行。這批氫能大巴將為冬奧會保障工作人員提供接駁服務。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上述專家建議,政府部門應加快制定旅游業
碳減排行業標準,如在星級酒店的評定標準中加入相關碳排放指標等。為低碳旅游企業提供稅收減免優惠,對“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旅游企業征收額外稅費;在融資方面,通過優惠
政策鼓勵旅游企業的低碳發展,打造低碳旅游景區。
今年7月16日,全國統一的碳
排放權交易
市場啟動上線交易。上述專家表示,對于旅游企業來說,目前更適合選擇自愿性的
碳交易市場。相關企業應積極參與
碳市場交易,通過抵消機制實現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