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能源重大危機,不會是最后一次”
從短期來看,歐洲難以擺脫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面,能源價格將維持高位。俄羅斯政府10月6日表示,準備利用出口來穩(wěn)定全球能源
市場,隨后天然氣價格出現下滑。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10月18日發(fā)表聲明稱,“北溪-2”第一條支線的注氣工作已經完成,第二條支線的安裝調試工作正在進行中。但隨后德國又宣布暫停“北溪-2”天然氣運營商資格
認證程序。分析認為,今冬歐洲“缺氣”的局面將難以得到緩解。
據法國能源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預計,今年秋季及冬季天然氣價格將繼續(xù)保持高位,明年春夏季有望好轉,2023年恢復正常水平。凱投宏觀全球經濟服務主管詹妮弗·麥基翁認為,雖然天然氣價格將在一段時間內保持高位,但到2022年第二季度會出現回落。
對于石油市場,國際能源署最新發(fā)布的報告稱,屢創(chuàng)新高的煤炭和天然氣價格以及停電促使全球各國
電力部門和能源密集型行業(yè)轉向石油,從而推高了全球石油需求,預測今明兩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分別增長日均550萬桶和日均330萬桶,至日均9630萬桶和日均9960萬桶。
國際原油供應量將逐步提高。凱投宏觀高級市場經濟學家奧利弗·瓊斯預計,OPEC+的供應將大幅增加,美國原油產量也將從颶風影響中恢復。
《世界石油》網站刊發(fā)的一篇文章認為,在全球能源轉型的進程中,未來能源危機或成“常態(tài)”——“世界正在經歷清潔能源轉型的第一次重大能源危機,這不會是最后一次。”
第2篇 “拉閘限電”考問燃“煤”之急
文 | 半月談記者 于瑤
前不久,煤炭和電力供應偏緊,導致東北三省、東部沿海、西南地區(qū)多個省份加入限電大軍,對國內生產造成一定影響,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近期,隨著煤炭增產增供、交易電價上浮等
政策落地見效,煤炭、電力供應偏緊的狀況一定程度得到緩解。但受經濟快速增長帶來的用電量激增、新能源電力出力不足、進入供暖季等因素影響,區(qū)域性、階段性缺電
問題仍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