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需求陡增 價格飛漲 碳抵消市場急速升溫

2022-2-9 14:25 來源: 中國能源報 |作者: 王林

行業分析機構標普全球普氏最新數據顯示,1月,全球碳抵消額度平均價格已達到去年6月的3倍多。這意味著市場正在“搶購”用于補償溫室氣體排放的諸如植樹造林、植被恢復等碳抵消項目,導致碳抵消額度供不應求,價格水漲船高,進而促使碳抵消市場加速向賣方傾斜。與此同時,鑒于市場對碳抵消項目的興趣日趨濃厚,制定全球統一標準的呼聲也愈來愈強。

供不應求致價格上漲

標普全球普氏數據顯示,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期間,“基于自然的”碳抵消額度價格,已經從每噸碳4.65美元增至14.4美元,上漲了兩倍多。

去年聯合國氣候大會以來,各國遏制氣候變暖壓力陡增,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機構作出凈零排放承諾,碳抵消項目愈發走俏。業內預計,今年,碳抵消市場潛在價值將達數十億美元。

英國碳抵消信用額度銷售公司NaturalCapitalPartners指出,過去18個月,碳抵消需求飆升,供給側十分吃緊。“之前在現貨市場上購買碳抵消額度的企業,開始急尋長期合約,而機構投資者則將這些額度視為一種新的賺錢方式。”該公司首席執行官VaughanLindsay表示。

華寶證券指出,不同的碳抵消體系均價差距較大,最高可達每噸碳59.19-159.61美元,最低僅為每噸碳1美元。此外,不同的碳抵消體系所覆蓋的行業也有所不同,其中覆蓋較多的領域為林業、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垃圾等。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新聞網報道,截至去年底的過去一年,該國碳抵消額度價格暴漲180%,達到創紀錄的47澳元/噸。

隨著主要經濟體爭相確定凈零排放目標,有分析認為,到2050年,碳抵消額度價格甚至有望飆漲至120美元/噸。盡管碳抵消項目仍存在爭議,但就目前發展態勢,碳抵消額度價格的進一步上漲幾成必然。

市場逐漸向賣方傾斜

隨著企業和機構投資者爭相購買可抵消溫室氣體排放的碳抵消額度,導致其嚴重供不應求,碳抵消市場開始由賣方主導。

事實上,投資銀行、資管公司、對沖基金等都愈發關注碳抵消市場的動向。澳大利亞資管公司TribecaInvestmentPartners亞洲地區負責人BenCleary透露,碳抵消項目在該公司旗下投資組合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隨著需求量越來越大,賣方開始掌握碳抵消市場的主動權。”他稱。

調研公司Trove的數據顯示,全球范圍內大約有5.4億個碳抵消額度尚未使用,但其中大部分已被購買或預定。另據銷售碳抵消額度的非營利組織MyClimate的消息,最近產生的大部分額度都已“售罄”。

碳抵消項目開發商WildlifeWorks創始人MikeKorchinsky表示,開發商不再是價格接受者,反而成為了價格制定者。

“價格飆漲是受自愿性購買需求激增驅動,企業迫于投資者和消費者的壓力而設定凈零排放目標,自愿性碳補償購買需求因此出現上漲。”碳市場咨詢機構Reputex執行董事HughGrossman表示,“由于銀行、投機者和貿易商均十分重視企業低碳轉型,碳抵消額度價格上漲趨勢將繼續保持。”

Reputex樂觀預測的背后是碳交易市場的日漸繁榮。該機構預計,僅澳大利亞碳抵消額度現貨價格就有望突破60澳元/噸的關口。

據悉,雪佛龍去年11月宣布購買523萬份溫室氣體抵消額度,以彌補其西澳GorgonLNG項目表現不佳的碳捕捉和儲存計劃。《澳洲金融評論》指出,澳大利亞正成為碳抵消額度的重要買家。

業界呼吁制定統一標準

長期以來,碳抵消機制在應對氣候危機的提議中一直飽受爭議,在追求凈零排放經濟模式的道路上,碳抵消計劃更多只是“權宜之計”。然而,隨著氣候危機持續加劇,碳抵消又重回業界視野并日益受到重視。

《金融時報》援引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的數據顯示,去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至有記錄以來最高水平,大氣中甲烷含量也創下自衛星監測以來最快上升速度。在此背景下,碳抵消雖然不是最理想的方案,但卻不失為一個可用的選擇。

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指出,碳抵消額度交易日漸火熱凸顯了制定全球統一標準的重要性。

“統一的標準將進一步完善碳抵消交易流程,同時增強投資者的信心。”IOSCO秘書長MartinMoloney表示,“標準的趨同對碳抵消項目的展開以及額度交易的推進有利無弊。”

與此同時,業內還呼吁健全企業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企業要強化對碳信息披露必要性的認知,主動將碳信息披露納入企業核心發展戰略。”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