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選擇?
對于強制履約的企業,
ccer抵銷比例不得超過應清繳
碳排放配額的5%。但對于自愿想實現
碳中和的企業是沒有5%限制的。
100%購買CCER或綠電是不提倡的。
相關從業人員表示,理論上購買綠色權益比如綠電綠證或是CCER,就能抵消企業的碳排放,企業因此算實現了碳中和,但是不提倡,還是要結合具體
減排措施。
一般企業要實現碳中和,都需要先做到自己能做的所有減排工作,比如自身的
節能優化,比如屋頂光伏的開發使用,比如有的鍋爐油轉電,有的余熱回收,在這些都做到的情況下,剩余部分可以通過購買綠色權益,CCER等方式來做碳抵消,最后由
第三方機構做碳中和
認證。
如果有的企業,什么減排措施都不采取,直接通過買賣綠色權益來抵消碳排,那很容易被認定為green wash(漂綠),這有可能遭遇媒體和環保組織和機構的質疑。
目前,綠證和CCER是并行的制度。只要符合綠證和CCER的開發要求,項目業主完全可以同時申請綠證和CCER。企業也可以同時采用兩種手段實現自身碳中和。
目前,綠證制度尚未強制交易,綠證買賣完全屬于自愿行為。新的CCER項目申請也處于暫停狀態。綠證和CCER制度沒有明確界定的部分尚未對企業造成實質的經濟或
政策執行方面的
問題。但全國
碳交易市場和綠證強制交易制度的啟動時,綠證制度和CCER制度的碰撞在所難免。
為了讓讀者更容易理解企業實現碳中和的過程,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比如,近日,中國首家碳中和汽車經銷店-豐田通商(中國)有限公司旗下
深圳大興豐通雷克薩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被廣州碳
排放權交易所授予全國首張汽車經銷店碳中和證書。
來源:零碳方舟
從證書上看,該企業2021年全年的碳排放為17.98噸,通過企業自身的綠色低碳、節能環保方向轉型升級,購買綠證、CCER憑證等減排手段,實際注銷的減排量為18噸,實現了企業自身的碳中和。
從實現路徑來看,除了企業對汽車電池回收、充電設施減排、智能車聯網等進行不斷探索,努力促進汽車經銷店向綠色低碳、節能環保方向轉型升級外,企業還投資建設400KW屋頂分布式光伏自發自用,每年可以實現約40萬度綠電的使用。
更關鍵的是,豐田通商尋找了業內領先的碳中和技術合作伙伴——遠景科技集團,協助其達成碳中和目標。作為全球領先的綠色科技企業,遠景科技集團幫助豐田通商在深圳大興豐通雷克薩斯布局了遠景方舟能
碳管理系統,用IOT的方式實時管理門店的用能及碳排。
方舟能碳管理系統能夠把各類表計設備、光伏發電設備等全部接入智能物聯平臺,準確、實時完成各類能源設備的碳排放數據以及
碳減排數據的采集、統計和分析,形成明明白白的“碳賬本”。
形成碳賬本只是第一步,方舟可以告訴用戶下一步怎么做,跟蹤管理減排目標,模擬、優化減排路徑,自動生成碳排報告。
最后,方舟可以實現碳中和閉環,針對無法抵消的碳排放量,通過方舟直接采購綠電、綠證、
碳匯、CCER等交易產品實現碳中和,生成報告并被廣碳所等權威機構認可。
2021年7月,遠景科技集團還通過方舟系統,與國際權威綠證簽發機構APX合作,并服務了蘋果供應鏈企業L公司,三方達成10萬張平價綠證交易合作,這是中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平價綠證交易,將為L公司的工廠提供1億度綠色
電力環境權益屬性,助力其實現100%綠電的目標。
據悉,遠景為用戶累計供應了超過100萬張國際綠證。這家公司還參與全國首批綠電交易試點,成為
江蘇省內參與全國首批綠色電力交易試點的5家售電公司之一,累計交易電量5000余萬度。還作為WWF世界自然基金會指定江蘇獨家綠色能源科技合作伙伴,為其用戶落實綠電采購試點。
參考資料:
[1]https://www.yinxiang.com/everhub/note/9256cabd-9e5a-45f4-8ea5-c7b17dedb98b
[2]http://www.xinhuanet.com/energy/20211027/1196a7bdecd9433399b9d5459b50df32/c.html
[3] 老汪聊碳中和:CCER重啟在即,綠證和CCER如何取舍?
[4] 李德庭:“雙碳”背景下綠證制度的回顧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