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減排應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相結合
世界銀行對于創新性債權融資方式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進行了創新。我之所以專門提到這個創新,是因為它跟我國的生物多樣性融資非常相關,因為它是將生物多樣性保護和
碳金融結合在一起了。國際金融公司發放了一只創新性的債券支持肯尼亞北部的野生動植物保護項目,該項目是REDD+(是指減少發展中國家毀林和森林退化所致排放量加上森林可持續管理以及保護和加強森林碳儲量)框架下最大的項目之一,目的是幫助當地上千農民通過保護大象遷移的生態走廊而獲益,這個債券五年期的票面利率是1.546%,募集的資金是1.52億元。這個債券最重要的特點是投資者可以選擇以現金、
第三方合作的
碳信用額度或者兩者結合的方式兌付,投資者如果選擇REDD碳信用額度,可用于消除其
碳足跡,或者在碳
市場出售,實際上這是把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碳
減排結合在一起了。
生物多樣性保護和
碳減排這兩者之間是有協同作用的。全球氣候變化溫度上升,一定會加速生物多樣性的滅絕速度。同時,我們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時候,一定是要保護瀕危物種的棲息地,生物多樣性一定要依托一定的棲息地,比如說森林、濕地。而森林、濕地等自然生態資源的增加,實際上就在增加自然界吸納碳的總量,也就是說,生物多樣性保護,在很多情況下,可以協同減少二氧化
碳排放,增加自然界的碳吸納能力。
REDD是減少發展中國家毀林和森林退化所致排放量,加強森林可持續管理以及保護,加強森林碳儲量,是減少氣候變化的重要部分,這項工作的核心是森林在減緩氣候變化中所發揮的根本作用。我們看森林和濕地往往是可以減緩氣候變化又同時支持生物多樣性,有一個協同的效果。當我們在做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時候,這個協同效果就在減緩氣候變化。在理解了這一點的情況下,對于在中國甚至在全球的生物多樣性融資都是非常關鍵的,可以打開生物多樣性融資的渠道,甚至是主渠道。
在國際上,很多金融機構從環境、社會風險管理角度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比如說國際金融公司的社會與環境績效標準,八大績效標準中,它的第六項就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自然資源管理,“赤道原則”本身作為全球領先銀行管理環境和社會風險的國際準則,它本身就是由十項原則再加上國際金融公司的績效標準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國際金融公司的社會與環境績效標準本身就是“赤道原則”必須執行的規則之一,是必須要達到的。這意味著全球的赤道銀行都要關注生物多樣性保護。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綠色金融試驗區都在推進赤道銀行,湖州銀行成為了赤道銀行。
貴州銀行成為赤道銀行。赤道原則要求這些赤道銀行必須關注生物多樣性保護,關注如何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更多的融資。
我們國家的綠色金融標準也已經把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到標準里去了,我們國家綠色金融最重要的兩項標準《綠色產業指導目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都已經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其支持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