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游探索
上下游探索
自然,不見得每家
碳中介都有中創碳投的深厚背景,但沒有一家公司愿意被淘汰出局,都希望能始終占據
碳交易的舞臺。
這些規模不等的企業,都是在碳交易,尤其是
CDM項目中摸爬滾打多年。了解其中利弊,有些公司從前幾年就開始思索企業發展的方向。
本報記者聯系到在國內外
CDM項目登記中排名靠前的一致人和國際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一致人和”)。公司董事長楊智良表現得很坦誠,從表面感覺不到碳交易行業的冷清。
她依然看好碳交易的長期前景,并一再強調歐洲碳
市場發展多年,制度框架完善,會慢慢恢復。目前這種
減排指標供應過剩的局面會有改觀。談及其公司當下的情況,她坦言確實不如從前。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碳價下跌,買家減少,新項目少了;二是已簽訂的項目合同違約的風險增大了,回款壓力也提高了。
不過,楊智良稱其公司此前積累的項目較多,目前新項目多是老客戶,資金上沒有多大
問題。公司前期項目集中完成,即使有違約風險,也會通過法律等途徑堅決追款,維持公司有足夠現金。
同時,因為在行業浸淫多年,早前就已經在考慮開拓新業務。她強調,公司新業務遵循以下原則:不離開低碳;集中在咨詢和資訊,做公司有優勢的行業,向碳核算、低碳規劃等領域擴展;
至于這些方向的發展前景如何,楊智良對本報記者坦承:“會堅持不懈地做低碳項目,當時進來就是看好碳交易的發展前景。”
不過即便在樂觀的態度中,也能隱約感到當前行業的現狀。楊智良設想的公司業務大方向,實行中的效果目前還沒有顯現出來。公司比起以前也調整了結構,開始節約出差等開支,“未來我們要更加深入碳交易領域,積極探索國際國內
碳市場的中介市場,從咨詢向中介買家的方向發展,避免過多的受制于業主與買家。”楊智良告訴本報記者。
但是對碳市場幾時能真正改觀,楊智良也不確定。當然,行業內人士誰也不敢對未來掉以輕心,更不敢輕易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