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藍皮書: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o.15》11月7日發布。藍皮書認為,長三角地區在低碳科技創新方面布局早,整體技術領先,且有良好的產業基礎,應推動長三角地區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全球
碳中和科技創新中心。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指出,“培育一批
節能降碳和新能源技術產品研發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重大科技創新平臺。”
藍皮書認為,科技創新需要引領和示范,應推動長三角地區建設全球碳中和科技創新中心,部署建設一批世界一流的與碳中和及碳技術相關的國家級實驗室與創新中心,聚集滬蘇浙皖在碳中和基礎研究、國際前沿技術、關鍵共性技術等領域的優勢科研資源,整體提升長三角碳中和協同創新能力。
重點建設碳循環及其與氣候變化的互饋機制、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增強攻克世界級重大科技
難題、策動引領重大原始創新的基礎研究能力。
藍皮書建議,協調長三角地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重點企業強強聯合,開展低碳零碳產業先進適用技術聯合攻關和綜合示范。力爭在綠氫制取與儲運、燃料電池汽車、新一代核電、核聚變、海上風電、能源互聯網、儲能、氫
冶金、低碳零碳制造等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及材料與裝備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
鼓勵長三角各類創新主體在國外設立碳中和實驗室,鼓勵長三角科學家到國際科學組織任職,促進科學家之間深度技術交流;建設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和國外人才社會保障體系,邀請外籍科學家在長三角研究機構任職,提升中國創新環境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