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柳葉刀報告:應更加重視氣候變化對老年人健康的威脅

2022-11-7 17:02 來源: 中國經營報 |作者: 萬笑天

2022年夏,中國70余個國家氣象站的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持續的高溫下“熱射病”多次沖上熱搜。頻率增高的極端天氣事件,提示我們應該更加關注由此而來的健康威脅問題,特別是針對老年人群體。

與歷史(1986-2005年)平均值相比,2021年中國人均熱浪暴露增加了7.85天。近日發布的《柳葉刀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倒計時2022年中國報告:以氣候行動助力健康老齡化》(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的這一信息,令專家感到擔憂。

中國老年人對熱浪、野火、極端降雨、室內污染等的暴露量近年呈增加趨勢,增幅大于全人群?!暗壳袄夏耆嗣鎸Φ娘L險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眻蟾娴呢暙I作者之一、中山大學流行病學系副教授王瓊介紹說。

報告認為,受頻發的極端氣候事件和碳中和目標的影響,中國社會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在 2021年空前高漲。中國在健康適應措施方面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包括在《2035年國家氣候適應戰略》中更全面地提出氣候-健康工作重點。盡管如此,目前的進展還不足以保護公民免受氣候變化帶來的日益嚴重的健康威脅。

氣候變化中的老年人

氣候變化造成的健康影響日益嚴重。報告特別強調,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比其他人群更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相關健康風險的威脅。

“老年人相對于其他人群基礎疾病較多,如心腦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高溫熱浪暴露會使脆弱的老年人群基礎疾病發病及惡化風險上升,甚至出現死亡事件?!眻蟾娴呢暙I作者之一,山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趙琦向記者提供資料說明,野火事件出現時,老年群體在收到緊急通知后相比于青年群體,作出適時反應的能力較弱,一定程度上需要社區計劃疏散。野火產生的大量含有有害顆粒物的煙塵,也會對有基礎肺部疾病的老人造成更嚴重的影響。

另外,報告顯示,2016~2020年期間,老年人在極端降雨方面的總暴露量增幅大于所有年齡組(263.6%vs53.8%)。2021年河南省的極端降雨影響了1479萬人,這可能進一步加速此指標當前的上升趨勢。

對老年人面臨的風險還需要更加重視?!笆紫仁钦蜕鐣鹘绲年P注度不夠,在媒體關于健康和氣候變化的報道中,涉及老年人的內容占比也很小。其次是老年人自身對氣候變化和健康的關注度也較低?!蓖醐傉f。

數據顯示,2021年,老年人(65歲及以上)占中國總人口的14.2%,老年人口在全部人群中的占比預計將在2050年增長到26.1%,超過大多數發達國家當前的比例。

氣溫升高還會減少安全戶外運動時長。在高溫高濕環境下的體育活動可能會帶來勞力性熱射病和潛在的致命中暑風險。報告中將熱指數閾值設置在33攝氏度,在此溫度上,熱射病發病風險較高,死亡人數可能增加。

2021年,中國人均每天非安全戶外運動時長達到2.04小時,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人均每天非安全戶外運動時長達到1.99小時,與1986~2005年相比,分別增加了48.2%(0.7小時)和41.2%(0.6小時)。

王瓊建議,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有針對性的氣象和預警信息服務,特別是針對高溫、暴雨、臺風等,對老年人有很高潛在健康風險的天氣事件。并發布針對老年人的高溫條件下的安全戶外運動指南或標準,指導老年人更加科學地參加晨練、廣場舞等戶外運動。

建立氣候韌性社會

報告認為,為弱勢群體量身定制及時有效的健康適應行動和氣候變化減緩行動,對中國避免氣候變化的健康威脅、建立具有氣候韌性的低碳社會至關重要。

中國對極端天氣事件的氣候適應措施正逐步走上正軌。2022年,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在當年的年度工作重點中,首次明確提到“推進應對氣候變化與健康行動”。

同時,2022年生態環境部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了《2035年國家氣候適應戰略》(以下簡稱“《適應戰略2035》”)。該戰略的目標是,幫助中國在2035年前建立一個具有氣候韌性的經濟和社會。

與過去戰略不同的一點是,《適應戰略2035》更突出氣候變化監測預警和風險管理,提出完善氣候變化觀測網絡、強化氣候變化監測預測預警、加強氣候變化影響和風險評估、強化綜合防災減災等任務舉措。

王瓊表示,在氣候變化健康風險的適應和評估方面,中國各地開展的工作是相對分散的,尚缺乏有效的組織。他們期望在《適應戰略2035》發布后,各省也因地制宜制定各省/市的適應計劃。如果有可能的話,組織制定專門針對公共健康的適應計劃,以更好地了解和應對各地差異化的氣候變化健康風險。

部分省市的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王瓊在本次調研中,一共收到中國大陸31個省級疾控中心中20個疾控中心的回復,其中廣東、江蘇等省份的工作令人印象深刻。

例如,廣東省近年來先后發布了《廣東省應對氣候變化“十四五”專項規劃》《廣東省應急管理“十四五”規劃》《廣東省氣候變化對人群健康評估及適應政策研究》等政策文件與技術報告。

王瓊還發現,山東濟南和青島,以及浙江寧波等城市,作為中國疾控中心的試點城市,開展了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脆弱性和適應性的全面系統評估,其中,高溫熱浪健康風險預警的公共服務在濟南市得到落地應用。

不過,報告提到,盡管大多數省份表示,已經建立了針對氣候敏感疾病的監測系統和極端天氣事件的預警系統,但還是缺乏應對極端天氣相關健康風險的計劃或方案。

在適應性的工作上也存在諸多困難。近三年的調查中,王瓊都看到,缺乏政府資金支持(約70%)、缺乏多部門合作機制(約65%)以及缺乏風險監測和評估技術(約65%)是各地適應氣候變化健康風險所面臨的三大挑戰?!按送?,缺乏明確的負責機構或牽頭部門,缺乏完善的監測數據和信息系統,缺少衛生人力保障也是亟須解決的重要問題?!?/div>

報告建議,加強政府各部門對適應問題的重視,加快對氣候韌性的投資;制定專門的國家健康適應氣候規劃;在衛生政策中優先考慮氣候變化,并特別關注弱勢人群;加快退煤步伐,將健康因素納入中國實現碳中和的路徑設計;通過市場機制促進低碳經濟,鼓勵更多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和消費,以加強中國在全球低碳產業中的主導作用和能源安全。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