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同啃機動車尾氣治理的硬骨頭
北京市的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包含了84項治理任務,其中有58項都與機動車的污染
減排相關。北京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放管理處處長李昆生解釋說,這是因為在北京,550萬輛機動車已經成為PM2.5最大的貢獻者,是未來大氣治理中最難啃的硬骨頭。
近年來,北京市在機動車治理方面已實現連級跳,在不少城市還在執行機動車國三排放標準時,北京已經進入國五時代。
李昆生說,從國一到國五,北京5次在全國率先執行最新的機動車排放標準,每一次執行新標準,都比全國其他城市平均快4年。特別是在淘汰黃標車的
問題上,開創性地實施了政府補助黃標車淘汰的經濟
政策,通過限行和補助兩種手段,率先在全國淘汰了黃標車。
“別小看黃標車。”李昆生說,一輛黃標車的排放相當于多輛國五車的排放。在汽車保有量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淘汰黃標車和加快老舊機動車,確實有助于環境質量的改善。
與鄰居北京類似,有近300萬輛汽車保有量的天津市,也已采取了總量調控和尾號限行的辦法。
天津市
交通運輸委副主任楊洪峰介紹,2013年12月實行小客車總量調控以來,天津小客車“無序爆發式增長”得到控制。尾號限行后,市區道路交通流量日均下降20%以上,空氣中主要污染物濃度下降4%~7%。
河北省會石家莊市共有15.1萬輛黃標車,按照“5年任務2年完成”的要求,2013年已淘汰9.8萬輛,財政補貼1.9億元,今年還需完成剩余5.3萬輛黃標車淘汰任務,目前已淘汰1.8萬輛。
過去,油品質量不高拖了機動車減排的后腿。在天津,今年年底之前,機動車也能喝上國五汽油和柴油,比國家的要求提前了一年。此前,天津供應國四汽油和國三柴油,此次車用柴油實現了“跳級升級”。而在新的油品標準實施后,天津將把現有的國四機動車排放標準升至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