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碳交易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完善,未來是否會有更多金融機構也進入碳市場?
藍虹:我認為,下一步會有更多的行業進入全國統一
碳交易市場。也就是說,全國碳交易市場擴容是必然的趨勢。擴容后,碳交易的需求就更大,金融機構加入的重要作用就將更為顯著。另外,2026年歐盟碳關稅就要正式開征,巴黎協定6.4也要正式啟動,這意味著全球碳交易市場的聯動將會開始,我國要在全球碳交易市場聯動中占據主動態勢,必須有金融機構的參與和支持。因為,沒有碳交易二級市場的創建和加持,全國碳交易市場很難克服信息不對稱、潛在交易風險、期限錯配和地域錯配等
問題。
此外,碳交易市場主管部門從
法規政策上允許和規范金融機構參與碳交易也是必然趨勢,只是金融機構參與具有國家戰略資源性質的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需要以規范和完善的碳交易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為前提。生態環境部對碳核算指南的修訂,對
核查機構的整頓,就是在為金融機構加入碳交易市場創造條件,打好基礎。
不論是歐盟碳關稅還是巴黎協定6.4,這些國際事件都在急催我國加速推進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的發展。國際碳交易之戰的核心就是定價權的爭奪,而金融的主體功能之一就是資源的價格發現,如果按照《京都議定書》框架下的碳交易市場和歐盟目前碳交易市場的發展路徑,未來,我國幾乎所有的金融機構都將介入碳交易市場,
碳金融將成為我國金融發展新藍海。特別是巴黎協定6.4啟動,意味著碳資產交易在未來有望替代石油成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成為國家間經濟競爭的主要戰場之一。
簡化碳核算方法可加強數據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