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屆中非經貿博覽會上,中國
建材集團展示的碲化鎘發電
玻璃受到不少展商關注。作為新型綠色建材,它被譽為“掛在墻上的油田”,只需一點點光亮就能夠發電。
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于猛說,以最少的消耗產出最高質量、最高性價比的產品是集團在發展綠色能源上的探索和嘗試。
當前,綠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此次博覽會上的中非與會代表、企業、機構等正加強探討,就共建“綠色非洲”提供了智慧方案。
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秘書長蔣赟認為,非洲太陽能、風能等蘊藏豐富,發展新能源符合非洲經濟轉型的實際需求。而中國的新能源技術成本低、適用性強、可對接條件好,加強中非新能源技術合作,有利于增強非洲能源和
電力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贊比亞基礎設施、住房與城市發展部部長查爾斯·米盧皮在博覽會上多次發出邀請,希望中國投資者考慮投資贊比亞的綠色基礎設施項目。
他說,贊比亞正在大力開發利用國內可再生能源,并已通過中非合作初步建立本國的綠色能源框架。對于綠色基礎設施和能源投資,贊比亞政府十分支持,已制定有力的
政策和法律框架保障這一領域的投資。
南非駐華使館公使約瑟夫·蒂莫爾說,南非正積極地推進能源轉型,并迫切需要長期解決方案來增加電網容量。中國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且技術先進,能夠有效節約電力成本,從而使多數南非人都能夠負擔得起。
蒂莫爾說,中國與南非在太陽能、風能、儲能項目的合作上有很多機會,希望更多的中國企業參與南非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這既是為了當地人民的社會福祉,也將造福全人類,為實現
碳中和作出全球貢獻。
近年來,中國高度重視與非洲加強清潔能源合作,已成為非洲清潔能源開發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2021年11月,中非合作
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通過《達喀爾行動計劃(2022—2024年)》和《中非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宣言》。雙方已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內實施上百個清潔能源和綠色發展項目,越來越多中企參與到非洲綠色發展進程中,助力非洲加快走上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之路。
作為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最大的經貿合作平臺,中非經貿博覽會自2019年以來每兩年舉辦一屆,為中非經貿合作持續注入新的發展動能。此次博覽會上,中國企業在非洲參與投資、建設的綠色發展項目成為亮點。
加納國家資產管理總局局長愛德華·博阿滕認為,中國在綠色發展方面的實踐對于全世界來說都是非常值得借鑒的案例。在新基建、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方面,正是中國使得新技術更加觸手可及,不僅保護環境,也能帶動當地就業,提升公共服務的質量。
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建平認為,要實現基礎設施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就要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基礎設施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等全過程和全生命周期,此外還要深化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
交通、綠色金融等各領域協同合作,打造綠色產業平臺和供應鏈平臺。
來自泰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副行長陳仕萍認為,從
第三方眼光來看中非合作,雙方在法律框架和協議等方面依然面臨挑戰,尤其是在非洲各國間的跨境項目上。但非洲依然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大陸,中非合作的未來發展前景非常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