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擁有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能、地熱能等豐富的清潔能源,目前清潔能源占比為13.09%,政府計劃到2050年將這一比例提升至31%。近年來,中企積極參與印尼清潔能源開發,承建多個重大項目。能源綠色轉型成為中印尼合作新亮點,不僅為印尼經濟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也為兩國合作帶來新機遇。
最大地熱電站——
“展現了中企在綠色能源領域的先進技術”
在印尼南蘇門答臘省東南部的盧穆特巴萊火山,盧穆特巴萊二期55兆瓦地熱項目機組近日首次并網成功。在“火熱”的施工現場,工作人員里科·拉赫馬達尼戴著安全帽,彎腰在管線交會處反復比對圖紙與現場結構。他用手搖晃鋼筋,確認綁扎是否牢固,又俯身用水平儀對準模板邊緣,一點點校準標高。“這邊要再降兩毫米。”他用剛學會的中文對身邊的工友說。遠處的中國師傅微笑著點頭:“就是這個勁兒!”
地熱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具備連續穩定、安全可靠、清潔零碳等優點。據官方數據,印尼是全球第二大地熱發電國,地熱資源占全球40%以上。印尼擁有約24吉瓦的地熱發電潛力,目前僅開發了2.6吉瓦。印尼政府計劃到2035年將地熱電站總裝機容量提升至7.9吉瓦。
盧穆特巴萊二期55兆瓦地熱項目位于蘇門答臘島火山活動頻繁區域,是印尼國家戰略項目,建成后將為現有地熱電站新增55兆瓦發電能力。該項目由中國電建所屬
山東電建三公司與印尼國家石油公司共同推進,是目前中企在印尼承建的規模最大地熱電站,也是中國企業首次主導并規模化完成的示范工程,實現中國管理與技術的突破。
項目團隊推行“師帶徒”制度,中方技術骨干與印尼員工“一對一”指導學習,全面培訓圖紙識讀、工藝標準、安全與質量控制等內容。里科·拉赫馬達尼在實踐鍛煉中快速成長,從只會執行圖紙到學會理解圖紙,中方師傅稱他“進步最快、最認真”。“跟著中國師傅,我學到不少新技術,進步特別大。”里科說。
項目經理朱林濤表示,除了“師帶徒”制度,項目團隊還啟動了“屬地青年技能提升計劃”,組織電氣安裝、設備吊裝、安全生產等多個專題培訓班,“許多從未接觸過相關行業的員工在項目中獲得了寶貴的職業技能”。目前項目已為當地社區提供上千個直接或間接就業崗位,培養了近百名掌握地熱電站施工技術的青年骨干。
來項目工作之前,阿爾穆薩只從事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家里收入不穩定。加入項目后,他參加了多項技能培訓,逐步掌握了電工操作技能,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熟練電氣工人,收入也翻了一番。“現在家里的日子好過多了,孩子也能安心上學。”阿爾穆薩說,“這份工作讓我看到了更好的未來。”
據當地媒體報道,盧穆特巴萊二期55兆瓦地熱項目建成后,每年可減少最多58萬噸二氧化
碳排放。朱林濤說:“該項目展現了中企在綠色能源領域的先進技術,是中印尼綠色合作的又一標志性成果。”
最大水電站大壩——
“將幫助數百萬當地居民用上更穩定的清潔電能”
今年3月底,在北蘇門答臘省南部的山區深處,印尼巴塘水電站大壩全線封頂,標志著這一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旗艦項目邁入發電準備的關鍵階段。
巴塘水電站由中國電建旗下水電十局和
北京院兩家單位組成聯合體承建,位于蘇門答臘島巴丹托魯河中下游,距北蘇門答臘省省會棉蘭市約400公里,是印尼在建規模最大的水電站。大壩主體工程2022年1月開工,預計今年7月開始下閘蓄水。
巴塘水電站安全總監郭濤向記者介紹,巴塘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為510兆瓦,計劃今年年底建成投產,建成后年發電量預計可達22.28億千瓦時,“屆時蘇門答臘島的供電壓力會得到很大緩解,將幫助數百萬當地居民用上更穩定的清潔電能。”巴塘水電站建成投產后,將有力改善蘇門答臘島以燃煤為主的能源結構,預計每年可減少上百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項目管理方印尼北蘇門答臘水電能源公司的水利土木工程專家哈迪·蘇西洛表示:“巴塘水電站占地面積僅為101公頃,是印尼空間利用效率最高的水電站之一。它還將取代當地一些污染較大的柴油和燃煤發電廠,有望成為印尼綠色能源轉型的重要里程碑。”
據估計,建設和運行期間,巴塘水電站將創造4000多個就業崗位,帶動周邊施工、設備、物流和配套服務等產業發展。項目方還積極推動本地化建設。項目團隊聯合印尼勞工部開展高空作業等專業培訓,培養了一批本地技術人才。
阿伊普是巴塘水電站的一名合同工程師,被項目團隊親切地稱為“印尼通”。他經常深入當地開展
市場調研,與政府和社區協調溝通,解決了不少實際
難題。“我原本是一名公務員,看到中企帶來了資金、技術和專業團隊,我對項目充滿信心,決定加入巴塘水電站建設隊伍。”阿伊普說,中企給印尼帶來了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水電站的建設意義重大,將大大促進就業增長、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
郭濤表示,
電力供應更加穩定后,居民用電將更可靠,企業的生產成本會隨之降低,
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等行業會受益,將吸引更多企業落戶蘇門答臘,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裝機容量最大的陸上光伏項目——
“為提升印尼工業競爭力提供重要支持”
從雅加達出發,向東南方向行駛大約一小時,便可抵達西爪哇省的卡拉旺工業園。陽光灑落在茂密的林木之間,穿過層層綠意,一大片整齊排列的灰色方陣映入眼簾——這是卡拉旺100兆瓦光伏項目。成排的太陽能板在陽光下泛著光澤,吸收著熾熱的陽光,將其源源不斷地轉化為清潔能源,為工業園區及周邊居民提供綠色電力。
卡拉旺100兆瓦光伏項目占地約80公頃,規劃直流裝機容量為100.78兆瓦,由5個地塊和24個發電單元組成,是目前印尼裝機容量最大的陸上光伏項目。該項目由中國電建湖北工程公司承建,于2024年7月實現并網發電,8月正式投入使用。作為項目總承包方,中國電建湖北工程公司全面負責光伏區的設計、采購、施工及調試工作,成功實現國際標準與中國技術標準的融合。
據介紹,該項目每年可提供超過1.5億千瓦時的清潔電力,足以滿足約11.2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1.47萬噸,節約標煤5.84萬噸。項目建設期間為當地提供了上千個就業機會,培養了一批具備專業技能的本地工人。
卡拉旺100兆瓦光伏項目具備顯著的智能化特點。華為數字能源為項目提供了先進的智能組串式逆變器解決方案,其高級別防護等級能夠適應印尼熱帶高溫、雨林等復雜的環境條件。此外,智能組串分斷專利技術也為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保障。通過融合數字化技術與智能管理系統,項目在提升發電效率的同時,有效降低了運維成本,可以實現遠程監控,進一步優化電站運行狀態。
項目投資方印尼國家電力公司總裁達爾瑪萬·帕索迪奧表示:“在全球清潔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印尼國內工業對綠色電力的需求日益增加,卡拉旺100兆瓦光伏項目將為提升印尼工業競爭力提供重要支持,有利于提升產品附加值。”達爾瑪萬表示,電力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穩定供應的環保電力將全力推動印尼工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