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第六屆進博會)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行,“四葉草”再次吸引全球目光。
為踐行國家“雙碳”發展戰略,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穩妥推進塑料污染治理,進博會堅持貫徹“綠色、環保、可持續”辦展理念,踐行綠色辦展,打造零碳進博。
據了解,從第四屆起,進博會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餐具、酒店用品、打包袋等塑料制品,大量減少塑料廢物產生。第五屆進博會全面推廣零塑標準,文創產品外包裝及手提袋均使用可降解、可循環利用材料;物流
運輸包裝杜絕使用不可降解編織袋和塑料黏膠帶。
第六屆進博會創新引領智慧綠色辦展——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優化在電子證件、客流引導、展館運營管理等方面的應用,推進綠色搭建與出行,倡導光盤與零塑行動,深化垃圾分類與垃圾不落地,持續打造綠色進博、零碳進博、零塑進博。
展臺布置“綠色”氛圍濃厚,
有企業搭建的展廳全部采用綠色減碳材料
在本屆進博會期間,由生物聚乙烯材料制成的樂高生物基元件和樂高套裝內的紙質包裝袋在其展臺亮相,展示樂高集團為實現使用更可持續材料制作樂高積木顆粒以及更可持續的包裝的目標的最新成果。樂高集團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該集團嘉興工廠已生產18種由生物聚乙烯為材料的產品元件。同時嘉興工廠也已經開始生產第一批使用紙質包裝袋包裝積木顆粒的樂高產品,并將在2024年加快量產進程。
德勤展臺延續科技、綠色、可持續的布展理念。此次,德勤帶來了ESGR+(德勤ESG管理平臺),這是德勤中國自主研發的首個一站式的企業ESG管理平臺,為企業實現ESG的數字化管理、信息披露及戰略支持提供系統支撐。
綠色發展方面,伊利已連續13年開展企業內的全面
碳盤查,建成了行業數據最全的碳盤查數據庫;2012年實現了碳達峰,并計劃于2050年前實現全產業鏈碳中和,不斷繪就乳業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的底色。此次進博會上,伊利搭建的展廳全部采用綠色減碳材料,并獨具匠心地在展廳設置了“奶盒回收機”,觀眾喝完牛奶后將空盒投入“回收口“,即可在下方出奶口得到一包伊利金典新西蘭純牛奶,將綠色低碳行動進行到底。
綠智造、創未來!
為減碳多家企業在產品全生命周期上發力
進博會已然成為踐行展示數字化、綠色化發展的重要應用場景。
連續六年參展的松下再次以1000平方米的出展面積亮相5.1H消費品展區,圍繞“綠智造 創未來”的環境口號和“關護無界 身心如悅”的生活愿景,帶來了多款助力中國實現雙碳目標和為消費者生活加分的產品。
聚焦循環經濟概念,松下帶來首次亮相中國的纖維生態材料kinari和開始于中國的設備翻新業務。kinari不使用原始材料,而是利用咖啡渣等植物廢棄物為原料進行生產,將廢棄物轉化為資源,具有良好可回收性。設備翻新業務通過對閉店的舊陳列柜等進行回收、修理,翻新成新品進行再利用,降低維護成本、能源成本等,受到合作方的好評。同時減少設備廢棄量,減少新設備制造中所增加的
碳排放,達到保護環境,
節能減排,綠色循環的效果。
今年,雅詩蘭黛集團首次以進博會為平臺,對可持續發展領域成果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展示,其展品涵蓋了綠色配方、綠色生產、綠色包裝、綠色零售等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此前雅詩蘭黛集團承諾,到2025年,在集團及其品牌的產品包裝中,消費后再生(PCR)材料的比例將達到25%以上;到2030年,降低原生石油基塑料的使用量到50%以下。記者注意到,該承諾也在此次進博會的展臺上得到體現。如艾梵達“紫森林”豐盈強韌系列產品,95%PET瓶身使用100%消費后回收塑料;朗仕鋒范抗老緊致乳液采用環保和替換芯設計,減少超過20%塑料垃圾。
在資生堂展臺,記者了解到,該集團同名品牌資生堂第九代紅色蜜露精萃液在行業內首次應用可替換果凍芯包裝技術,該項技術通過簡單一步將液體代替壓縮空氣注入瓶中,同時實現塑料容器的塑形和灌裝,減少7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92%的塑料使用。
科德寶集團本次帶來了新能源汽車和清潔能源領域創新、可持續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企業本次帶來了100%長絲并且可回收汽車底護板,可大幅減輕車身下方重量,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數噸二氧化碳排放。同時,經過測試,這種底護板可抗擊石頭撞擊和火情,還能減弱汽車內部產生的噪聲,是一款完全可回收的新產品。
林德集團也帶來了清潔能源相關展示。展望未來,林德集團致力于發展技術,為綠色氫能的生產、分銷和應用的大面積普及鋪平道路,即利用風能或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電解水來制氫。對此,林德集團特別關注如何有效使氫氣液化,以便可以有效地將其從源頭運輸到使用點,或者作為電網供求的緩沖儲能介質。液態氫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小的占地面積,為許多應用帶來引人注目的優勢——特別是在空間有限的應用場景。
以“可持續之美”發展戰略作為關鍵驅動力之一的科蒂集團,在本次進博會展臺上著重展出了全球首款使用100%碳捕獲乙醇制造的可持續香水——古馳煉金士花園心之舞香水,據悉,這款香水采用了由LanzaTech生產的創新型可持續原料 CarbonSmartTM乙醇。
積極參與綠色辦展背后,
彰顯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在好麗友展臺,記者看到了一個社會責任活動專區。據展臺工作人員介紹,2015年,好麗友便把親環境經營確定為支撐公司發展的基本方針,并通過構建綠色工廠、推動零碳辦公、關注生物多樣性保護探路可持續未來。過去四年,中國好麗友單位產品用水量下降40%、用電量下降24%,工廠分布式光伏項目總裝機量已達11兆瓦,每年可生產綠色
電力超千萬千瓦時,減少碳排放6000余噸,成效顯著。
雀巢今年的可持續發展展臺依舊是本次展會的一大亮點。自2020年發布凈零碳排放路線圖以來,雀巢一直在切實踐行可持續發展承諾:今年5月雀巢與拜耳作物科學、耐特菲姆一起開展水稻再生農業項目;6月雀巢與先正達集團中國合作的桓臺實驗基地收獲了第一批低碳小麥;為推進
云南普洱咖啡產地的再生農業實踐,雀巢將于今年種植培育20萬棵蔭蔽樹;在降低
碳足跡方面,雀巢發力綠色物流,在多個城市采用電車或氫能源車,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 。
記者看到,達能采用碳捕捉技術生產的“智慧碳瓶”、生物質蒸汽和工業余熱利用、廢棄物零填埋等一系列“碳中和工廠”的“秘技”在進博會上生動分享,賦能上下游一起參與減碳行動。而今年的展品中,脈動、諾優蘊、依云等多款產品均來自于“碳中和工廠”。
霍尼韋爾本次帶來的定制化的軟件以及樓宇運營的全生命周期服務可助力智慧建筑的平穩運營、能效提升,保障樓宇建筑的可持續性。
與此同時,還有不少企業在進博會期間發布了雙碳相關的報告、數據、承諾。
愛特思集團展示了其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最新承諾:到2030年,其100%的紡織產品將完全由環境足跡較小的材料制成。此外,愛特思還計劃到2030年將集團內部運營及價值鏈中的排放量減少50%以上,從而達成204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
11月6日上午,畢馬威中國與碳中和行動聯盟共同發布《2023年中國
碳金融創新發展白皮書》。畢馬威中國金融行業戰略咨詢主管合伙人支寶才指出,根據相關數據預測,中國碳金融相關
市場規模未來將達到十萬億級別。未來
碳市場的價格博弈將更為活躍,碳市場將通過碳價推動企業減排并促進減排技術革新。
同日,《索尼中國可持續發展報告2023》正式發布。索尼將集團前沿的創新環保材料和技術引入中國:由竹子、甘蔗纖維和消費后的再回收紙制成的“原生混合材料”OBM和已被應用于索尼和聯想、新秀麗等合作伙伴的產品及包裝中的阻燃再生塑料。不僅如此,索尼中國還表示,公司在整個供應鏈中要求嚴格控制環境影響,并確保各個環節符合環境管理的要求,通過綠色伙伴管理持續推進整個供應鏈體系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