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英國政府正式宣布將自2027年起實施英國碳邊境調節機制,環境領域成為新的權益戰場?

2023-12-21 14:56 來源: 新京報 |作者: 陶野

當地時間12月18日,英國政府正式宣布將自2027年起實施英國碳邊境調節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下稱“CBAM”)。初步涵蓋的產品大類包括鋁、水泥陶瓷、化肥、玻璃、氫氣、鋼鐵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劉佩忠分析,英國碳關稅對我國出口整體影響可控,但需關注對個別行業和碳市場規則的挑戰。截至2023年11月,我國對英國出口額占我國出口總額的2.3%。其中,電機電氣等設備和核反應堆、鍋爐等器具為我國對英國出口的主要產品,出口金額占對英國出口總額比重分別達到21.6%和13.5%。而本次英國CBAM機制所覆蓋的鋼鐵(2.7%)、鋁(1%)、陶瓷(0.65%)、玻璃(0.71%)和肥料(0.02%)等產品出口額比重相對較小。

為了防止“碳泄漏”?還是粉飾單邊貿易保護?

英國政府聲稱,實行英國CBAM機制是為了防止“碳泄漏”,然而碳泄漏是一個有爭議的概念,并不被所有人買賬。

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綠色發展聯盟秘書處業務總監邵先輝指出,英國CBAM此舉是對標歐盟CBAM采取的類似措施,其動機與歐盟CBAM類似:一是保障所謂的“應對氣候變化成本的公平性”;二是所謂的“碳泄漏”,為了保障本國制造商不將高碳排企業遷出本國;三是推動還未開始碳定價的國家早日采取市場化的模式,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四是促進主要經濟體的去碳化進程,以引導全球碳市場的標準制定。“但是,總的來說,無論英國CBAM還是歐盟CBAM,本質不只是為了防止‘碳泄漏’,更是為了貿易保護。”
劉佩忠分析,CBAM 機制通過調整進口價格,減少境內外企業在碳排放成本上的不對稱,以保護本土企業的貿易競爭力,可能出現綠色貿易壁壘等問題。同時,碳關稅規則、碳價水平是基于發達國家發展現狀制定,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技術水平與之存在距離。這將使發展中國家承擔更大的經濟成本,一定程度上有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巴黎協定》中規定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

設置“碳壁壘”正成為發達國家和地區普遍做法

伴隨歐盟CBAM與英國CBAM相繼官宣,其他經濟體還會遠嗎?伴隨著世界多國及地區碳達峰、碳中和計劃的實施,以遏制碳排放的“碳壁壘”正在成為一種新的現象,并逐漸成為普遍做法。

據悉,在歐盟、英國考慮或實施碳邊境調節機制的背景下,美國國內也有聲音希望可以利用碳邊境調節機制作為加強其氣候領導力和與盟國合作的機會,并制定自己的碳邊境調節機制或符合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和其他國際標準的碳定價方案,以此來保護和強化美國制造業的氣候競爭力。

誠然,在全球新一輪貿易競爭中,發達國家和地區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和良好工業基礎,先后出臺各種碳排放法規、標準等創新制度安排,目的就是在于在“雙碳”進程中保持自身的優勢,同時又希望達到抑制他國競品輸入的目的。

近年來,包括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已經出臺了一些隱形“碳壁壘”措施。美國此前已經對進口的化工石油等制品提高了附加稅,雖然名稱上沒有碳,但實質是針對碳排放制定的。另外,根據美國《清潔空氣法》及其修正案,監管包括制造業在內的各種來源的空氣污染物(如發電廠、車輛和工業設施),其中就包括溫室氣體。再如加拿大的“環境選擇方案”、日本的“生態標志”“實現綠色轉型的基本方針”等基本都是發達國家制定的,為很多發展中國家、新興經濟體設置了“碳壁壘”。

環境領域會成為新的權益戰場?

第28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剛剛結束。發展中國家未來在向英國和歐盟出口時,其國內產業將面臨進一步增加的成本,這也成為了第 28 屆聯合國氣候峰會爭論的焦點之一。COP28上“阿聯酋共識”就警告:“采取措施打擊氣候變化,包括單方面的變化,不應構成任意或不合理的歧視或變相限制國際貿易的手段”。

顯然,CBAM存在引發綠色貿易戰的風險。接下來發展中國家是否會采取報復性關稅“回擊”還未可知,目前種種跡象預示環境領域正慢慢成為新的國際權益戰場。

面對越來越多的綠色貿易壁壘,中國又該如何應對?

面對綠色貿易壁壘,中國又該如何應對?劉佩忠提醒,需要注意的是,CBAM造成的關稅成本會削弱我國鋼鐵、鋁等行業企業在英國以及歐盟市場的競爭力。在碳市場規則方面,由于英國、歐盟根據自身情況制定CBAM數據報送方法和數據標準,我國相關行業產品出口還可能面臨標準制定差異所導致的不利情況。此外,由于目前我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只包含電力行業,其他行業企業產品出口則需要繳納CBAM的碳差價,這將不利于我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形成國際影響力。

劉佩忠表示,未來,我國應對碳邊境調節機制需要注重以下幾點:一是推動高碳排放行業低碳轉型。隨著國際社會對氣候問題關注度上升,高碳排放行業需加快綠色低碳轉型,降低CBAM機制對生產成本和競爭力的影響;二是建立權威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和數據體系。碳排放相關數據是執行碳邊境調節機制的基礎,掌握權威碳排放核算方法和數據庫,能幫助我國在CBAM機制下擁有更多的話語權;三是擴大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覆蓋范圍。CBAM實施細則涉及大量碳市場運行管理方案,未來需要逐步擴大碳市場范圍,為我國與西方國家開展細則對話創造有利條件。

總而言之,盡管“碳關稅”機制有單邊色彩,卻迫使中國加快重視企業碳管理、產品碳足跡管理、優化供應鏈管理等。中國企業應時刻關注國際變化趨勢,找準供應鏈里的位置發揮創新優勢。在和他國出口企業的交鋒中發揮低碳優勢,未嘗不是CBAM帶給我們的機遇。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