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投證券近日發布研究報告,復盤船舶產業周期,解析全球格局與周期節奏,認為:本輪船舶大周期顯性驅動主要為“綠色動力”加速下的朱格拉周期,當前正處于周期早期“量價齊升”階段,2024年頭部船企將兌現“紅利三重奏”:全球供給側出清后“新船訂單向頭部集中”的產能紅利,當前“?供給<?需求”的價格紅利;“量價雙高,但鋼材成本低位運行”的盈利紅利。
以下為研究報告摘要:
綜述:我們復盤船舶產業周期,解析全球格局與周期節奏,認為:本輪船舶大周期顯性驅動主要為“綠色動力”加速下的朱格拉周期,當前正處于周期早期“量價齊升”階段,2024年頭部船企將兌現“紅利三重奏”:全球供給側出清后“新船訂單向頭部集中”的產能紅利,當前“?供給<?需求”的價格紅利;“量價雙高,但鋼材成本低位運行”的盈利紅利。
供給側出清,中國造船業發力“LNG船+綠色船舶”
供給側看,船舶行業從2008年后開始歷經多年供給側出清,全球造船產能向中韓日三國集中,2023年中韓日三國造船完工量以修正總噸計合計占比接近89%,其中,尤以中國船舶產業由“大國”向“強國”轉變趨勢顯著,根據中國船舶工業協會數據,2023年新簽船舶訂單2589萬修正總噸,占全球比例約為60%,相較2022年50%大幅提升,LNG、甲醇動力等綠色船舶訂單快速增長,氨燃料預留、氫燃料電池等零碳船舶訂單取得突破,新接綠色船舶訂單國際
市場份額達到57.0%,實現了對主流船型的全覆蓋。
“綠色動力”加速朱格拉周期,船舶換新周期進行時
船舶行業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特征,上一輪造船高峰期為2000年-2011年前后。考慮船舶20-25年的平均壽命,新一輪換新周期已然開啟,根據UNCTAD數據,2023年全球船隊以載貨噸計已有約12.5%的船舶平均船齡超過20年,其中尤以油輪老齡化嚴重。減碳角度,2023年IMO制定戰略力爭全球航運業在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綠色動力發展趨勢不可逆轉,成為本輪“船舶大周期”重要新動能。
賣方市場量價雙高而鋼材成本低位,船企盈利預計加速上行造船產能供給緊而需求旺,賣方市場下,新船訂單向頭部集中,船企在手訂單飽滿,部分已排期至2028年;價格端,船企議價能力較高,全球新造船價格指數持續維持高位;成本端,原材料影響較大的鋼板價格已自2021年高位時的超7000元/噸回落到4000多元/噸的歷史中樞水平。2023年國內民營龍頭船企揚子江船業造船業務毛利率22%,同比+9pcts,主要受益新船價格高位及原材料成本下降。因此,我們預計2024年國內上市船企將進入盈利加速上行通道。
投資建議:
長期減碳目標賦能下,本輪船舶朱格拉周期仍然處于早期階段,存量運力老齡化程度仍然較高,“綠色船舶”發展勢頭不可逆轉。我們持續看好造船業本輪大周期,建議關注:
1)有望受益造船產能、新船價格、鋼材成本三大紅利的造船龍頭:中國船舶、中船防務、中國重工;
2)有望受益行業大周期的船舶動力系統龍頭:中國動力。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不及預期風險,原材料價格及匯率波動,環保
政策推進不及預期。